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案中案(8)  (第1/2页)
    深度迷案第42章案中案一阵微风袭来,周围树林枝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许多的蚕在吞食桑叶。    围墙上布满青苔,铁门紧锁,地面潮湿。围墙里的院子长满荒草,角落里孤零零的有一个大大的圆形水缸。    房子的门窗紧闭。堂屋的大门和旁边的两扇铁窗,看起来就像一个“囧”字。    三人站在院外。陆凯不断拍打铁门,一连喊了几句“有人没”,都没人回应。    “还是关机。”小吴放下手机,说道。    李竹道见天色已晚,说:“先去干饭,晚上再来。”    老刘和欧阳仍在沙市。    位于沙市的博南大学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横跨江水两岸,依巍巍青山,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其医学专业驰名国内外。    王康在博南大学就读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老刘和欧阳挨个给王康的大学辅导员和同学们打电话,很遗憾,几乎没人记得王康这个人了。即便有人拿着毕业照认,记起这个人来,也说不出王康在大学期间到底干了哪些事。就连他的室友,努力回忆了很久,才提供了一些支零破碎的信息,大意就是王康那人似乎老爱往医学院跑。    偌大的医学院,当年的学生没有一万,也有三千。仅凭着王康老往医学院跑,这一条几乎不算是线索的线索,想要摸排出有用信息,其难度太大。    老刘和欧阳决定暂时转变方向。按照李竹道的推测,在王星的帮助下,开始排查自2003年6月到2005年7月期间,沙市有无失踪人口或未被侦破的谋杀案。    排查结果令王星对李竹道这个名字惊为天人。    经查,沙市有一宗悬而未破的谋杀案,其案发时间和地点,符合李竹道的分析推测。2004年7月,博南大学医学院大三学生周小露的尸体在学校后山被人发现。尸体被发现时赤身裸体,经鉴定,周小璐遭受过性.侵。    由于当时是暑假,学校的学生不多。尸体被发现时,距离死亡时间已经过去了11天,兼且连日大雨,日晒雨淋之下,能从尸体上以及周边环境提取到的有用线索几乎没有。也正因如此,并未从尸体上提取到任何与凶手有关的生物信息。    在对当时在校的学生一一进行排查后,没有发现可疑人员。之后,沙市警方又将嫌疑人目标锁定在学校附近常住人口当中有案底的人员,一一调查后均未发现作案嫌疑。    这一宗悬案的案发时间对得上,案发地点就是王康就读的博南大学,更诡异的是王康的室友反馈的王康老爱往医学院跑的线索。    三人进一步调阅卷宗,居然在里面发现了当时警方同王康的谈话笔录。    笔录内容详细。根据笔录备案编号,三人找出了当时拍摄的谈话视频,然后对着笔录观看视频。    问话的刑警,一个叫苏超,一个叫杨峰。    杨峰问:“姓名?”    答:“王……”    “大点声。”    “王……王康。”    “没吃饭啊,声音这么小。”    “没,没吃……”    “……”    “性别?”    “男……”    “籍贯?”    “堰城。”    “年龄?”    “二……十……”    杨峰在年龄一栏填了个“20”。    “一……”    “啥?”    “二,二十,一……”    “到底是二十,还是二十一?”    “二,二十一。”    杨峰在年龄一栏中20的“0”上竖着画了一笔。上面还有手印,表明此处正常修改。手印没有指纹纹路,这与李海东患有“皮纹病”的情况再次印证。    一旁的苏超说:“一天到晚咋咋呼呼,吓唬谁呢。人一学生,你也当成社会上的阿猫阿狗来审?”    苏超的这句话是在教训杨峰,没有被杨峰记录下来。    接下来的问话人换成了苏超,杨峰只负责记笔录。    苏超说:“王康同学,你不要紧张。我们找你就是配合一下调查,你只要如实回答我们的问题就行。你有没有听说过你们学校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有……有个女孩……被杀了?”    “是。你在11天前,也就是7月2日当天,都去了哪里,干了些什么?”    “我……记不清了……”    “别急,慢慢想。你试着回忆一下,按照你平时的生活习惯,你每天都会做哪些事,7月2日当天,有没有例外。”    “我……我现在每天,都要按时去……去肯德基上班……”    “哪家肯德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