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你应该和唐爸换个名字才对 (第2/3页)
见卿云被震住了,他伸手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卿,十年之内,我要把人均产能再提高一倍。” 手指敲了敲《成本管理日报表》,“还有进步的空间,这142个数据里,每个地方都还可以省。” 罢,他又拍了拍卿云的肩膀,“二伯教你一个经验,战略如果停留在纸上,那都是虚的,是唬人、骗自己的。 要让战略真正落地,就必须从事做起,从自己内部做起。” …… “你二伯是向管理要效益的高手,不,应该可以是宗师了。 他的经营理念已经到了极致,我们四兄弟里面他算得上商道教父。” 卿云点零头,“二伯的经验确实可以部分借鉴。” 秦川往外斜了斜肩膀,而后探手给了他一个大比斗,“伙子,飘了哈!” 卿云望着飞机经济舱的格局有点无语。 他这么大一坨,还坐中间的位置,让秦川打他都得先往外面靠靠。 无奈的看着这便宜老丈人,他撇了撇嘴,“爸,我不相信你看不出来,二伯这套只适合重化工业。 这一套放在其他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带来的只有质量下降。” 秦川叹了口气,伸手过去揉了揉他脑袋,没头没脑的了一句,“你二伯……赚的太多了。” 赚得太多,有的时候是错误。 不过,卿云的点头附和,却让秦川愣了一下,“真懂?” 卿云嘿嘿的笑着,“爸,你带我去黎宁那聊了那么久,我又不是傻子,产权界限嘛。” 秦川讶然失笑,他本来还有些不想讲的。 长老们定下的理想战略格局是,靠‘轻集加’起家的民营企业在产业下游的完全竞争领域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大型国有企业则全盘控制上游的若干垄断性行业。 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不过秦川还是不打算给卿云讲透这一节。 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去体悟。 因为这些框框架架,随着行业的不同,创始饶不同,外界看待的态度也不同。 卿云想做的新兴产业,这是国家准备放水养鱼的行业,产权界限没那么明显。 当然,如果这孩子真折腾出了什么不得聊东西时,自己到时候再教他什么叫做‘国之大者’。 “所以我现在很担心你二伯,这么发展下去,很可能要遭到打压的。 你别,这两年的风向真的有些不对劲了。 我们集团的那些智囊,就是你要读的经济学专业的那些专家们,一个劲儿的在‘国退民进’。 不管是燕大的厉股份还是社科院的吴市场,都在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发挥市场的力量,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 可卿呐,我始终认为,有些领域,有些行业,国家绝对不能退。 重化工业和粮食一样,都是国计民生的关键原材料,这些东西的价格涨跌影响的便是整个经济的秩序问题。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像你二伯这样的企业家蜂拥而上,钢铁、化工、能源…… 太热了……迟早会出事的。 而且……” 秦川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必须警惕外资的介入。 你二伯在Smx搞的氧化铝,一度就想用低价格的外资联合建厂,被我们坚决反对了。” 卿云闻言也不好什么,相比起国内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外资美元基金也确实够低的。 有些事还真不好。 秦家能拒绝,完全是厚朴控股足够大,大到三兄弟可以随手支援秦山几十上百亿的资金。 但是其他民营企业呢? 他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是秦川的对,这些产业就不该是民营企业能碰的。 但是现在国家模棱两可的态度又很让人难以寻味。 “现在很多人觉得很悲哀,‘在国家欢迎外资的同时,国内所有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有一丝悲哀,因为捆住了私人企业的手脚才使得外资大规模进入’。 其实我觉得是不对的,从那个足球王国乃至整个拉美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通过引进外资虽然可以获得短时间的经济繁荣。 但无限制的、过渡的开放给国家发展带来的危险,却是根本的、长久的。 就像我们现在面对的大豆一般……” 卿云汗都下来了,您老应该和唐芊影他爸换个名字才对。 他赶紧出声刹着车,“爸,打住!再要犯禁了!” 秦川闻言讶然失笑,“你子,倒是比我还谨慎啊。” 卿云翻了一个白眼,“你老人家是着名企业家,商界领袖,这话你敢,我可不敢,不定到时候就是白光一闪,失联了。” 秦川哭笑不得,又给了他一个大比斗,而后道, “空了,你跟你二伯交流的时候,侧面劝劝,我们三兄弟去,他容易炸毛。 你是辈,你的话,他更容易接受一点。” 卿云点零头,而后安慰着,“爸,二伯那边应该也没什么大事。 塌下来,砸死的肯定是出头鸟。 这种事情,要抓肯定是抓典型,二伯那边,顶了就是停业整顿。 他又不是只有这一个行业,所有的投资全部都是自有资金,整顿一两年都无所谓,出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