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一百一十三章 及时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及时雨 (第2/2页)

却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这场透墒雨整整下了一夜,早上王满银推开窑门,顿感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近处,树木野草叶子愈发青翠,远处台塬山峁间,淡淡的雨雾如丝如缕,难得让粗狂的黄土高原变得细腻起来。

    这种气,工地肯定干不成活儿,正好今好好休息一下。

    吃过早饭,王满银看雨越来越,便借口去东拉河捉鱼,打算稍后去空间里抓几条鱼打打牙祭。

    结果他刚提出想法,兰花立刻表示要跟着去河边转转。

    于是,两人披上雨衣,打着赤脚,带上大黄朝村外走去。

    所谓的雨衣,是兰花用装食盐蛇皮袋里那层塑料布做成的,正好把衣服全部裹在里边。

    沿途经过崖沟时,还能看到一道道浑浊的溪流淌,最后汇入东拉河郑

    等王满银赶到河边才发现,已经有不少村里人在那里守着。显然,他们也想趁着下雨捉几条鱼打打牙祭。

    王满银看了几个鱼篓,发现多少都有些收获。大部分都是泥鳅和杂鱼,只有零星几条鲫鱼。

    甚至,还看到了不少三四厘米长的泥鳅苗……这结果让他心中有不出的欣喜。

    自己之前的判断没错,鱼类生命力远比想象要强大。只要有水,它们就能够顽强生存下去,并且繁衍生息。

    如果东拉河能够一直保证不断流,水中鱼类肯定会越来越多。

    可惜这种愿望很难实现,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在王满银记忆里,几乎每到夏秋时节,东拉河都会陷入半断流状态,细的跟麻绳一样。

    所以,只有挖塘养鱼才是王道。

    根据谢工的设计,只要东拉河不彻底断流,抽水机就能保证十多亩稻田的水源供应。

    见附近浅水洼人太多,王满银刚想带着兰花朝上游捉鱼,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个碎娃的惊哭声。

    跟着,有人大叫:“不好了,快来人呀,秋生家毛蛋被怪东西咬住!!”

    “咱们过去看看咋回事儿?”王满银冲兰花喊了句,急冲冲朝下游走去。

    等两人赶到时,现场已经围了一圈村民,一个个惊呼连连。

    “日球的,这是个什么东西,以前没见过呀,咋还长有四条腿和尾巴?”

    “看上去挺凶,不会把毛蛋手指头咬断吧……”

    “快让碎娃们离水远点,别再被咬住了,”

    王满银看到咬住毛蛋手指的东西,也忍不住瞪大眼睛。

    东拉河里竟然有老鳖存在!

    这绝对是个大大的惊喜。

    现在是农历四月半,阳历五月份,按照季节推算,老鳖应该刚结束冬眠不久的。

    “我看到水里有个头,以为是泥鳅,想把它抠出来……”毛蛋哭泣着,断断续续诉。他使劲拉着手,想把这个怪东西甩掉。

    可惜老鳖一旦咬住猎物,向来死不松口。毛蛋继续挣扎下去,估计要拽掉一块rou。

    王满银赶忙出声道:“毛蛋,这是老鳖,很值钱的。别拽了,我来帮你弄。”

    在其余人注视中,王满银把毛蛋的手掌连通鱼篓一起放入河郑

    接着,他又在岸边拽了根草茎,对着老鳖鼻孔刺入。

    这东西吃痛之下,立刻松开嘴巴。

    毛蛋趁机把手指收回来,继续疼的眼泪流。

    见没了危险,王满仓好奇凑到鱼篓前打量:“满银,这玩意儿叫老鳖?鳖精,鳖精的就是它?”

    “没错,王八也是它,”王满银点头回应。

    这只碗口大的老鳖,彻底成了稀罕物,一群人围着看稀奇。

    很快,几个知青也闻讯赶来。尚志民当场要出三块钱买下这只老鳖。

    王秋生犹豫一下,兴奋的点头同意。老鳖再好也不过几口rou,倒是有了三块钱,他家能吃半年盐了。

    这下,河边捕鱼的人们彻底沸腾了。一个个瞪大眼睛在水边寻摸,希望能够在捉到第二只老鳖卖钱。

    连兰花也不例外,拉着王满银就去上游寻找。

    很快,她便开始兴奋地喊道:“哇,满银,你看……我捉到一只大鲫鱼。”

    看着自家婆姨露出真烂漫的笑容,王满银有些看痴了。

    想想也是,兰花今年刚十九,换做后世,连大学都还没毕业呢。

    黄土高原的女子们,只要结婚后,就会迅速变得苍老。二十多岁的婆姨,甚至要比后世四十岁的女人老许多。

    王满银真心希望自己的兰花永远开心下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