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侦查(感谢戳大官人的打赏) (第1/2页)
帮老黄牵线搭桥,让老黄在牡丹江站住脚后,周林便不管生意上的事。 他有要事要办。 王朝阳现在很兴奋,他是仓田队长的红人。 现在的一小队,王朝阳的身份高了不少。 一些小事,周林会交给他去办。这是将他当小组长来对待。 “太君,你让我查的事,有消息了。” 这三天,周林让王朝阳去四路口街道,盯着一间屋子。 周林看着王朝阳:“那屋子有动静?” 王朝阳马上拿出三个五来,拆开递给周林一支。 “有动静了!我看到有人进去。” 周林问,拍下来了吗? “拍下来了!胶卷在这。” 周林收了王朝阳的胶卷,让他多带两个人去。分三班二十四小时盯死那个房子。 如果那个人再来,便派人盯上他,看看他的落脚点。 王朝阳走后,周林拿出放大镜,仔细地查看胶卷。 这胶卷中,有十张照片。从一个人进屋,再到他出屋,拍的很仔细。 周林看着这人,不认识。 周林去了档案室,查找存档的照片,也没有那人的情况。 这说明,那人之前没有犯事,身家清白。 周林又去了警察局,查询了那人的情况。 方云,男,三十七岁,牡丹江人。现在牡丹江报社任自由编辑。就是特约编辑。稿子登了,就有稿费。报社不承担其的其他费用。 这些方面看不出什么。报社中,象这样的特约编辑很多,大多是一些有文化的人的兼职。 但是方云不是兼职。除了特约记者外,他再没有其他的职业。但是他的收入不错。经常出于大小舞厅。 这样的人,怎么会去那個地方? 那地方是老黄提供的,那里面住着党务调查科的三个人。 难道方云与那三个人有关? 想来想去,周林决定去那个地方看看。 据王朝阳说,那屋内白天不开窗,晚上不亮灯。屋内的人一个都没有出来。 这让周林怀疑起来,你不可能不吃饭不喝水吧。 周林来了后,便看到了一队的一个中国人队员。 那人看到周林,想过来。周林摆摆手,亲自走了过去。 “情况怎么样?” 队员回答:“还是没有动静。这已经到了晚上八点了。天黑成什么样了。屋内依然不亮灯。太君,会不会是这屋内的人已经撤走了?” 有可能!也许老黄给的资料时,那三人刚来牡丹江,就住在这里。但是他们很快便搬离了这里。 换作是周林的话,他也会搬走。 做间谍这一行的,不要相信人,也不要相信物。这住的地方就是物。你住长了,周边就会有人注意,那么,就会引来不少的反应。好的反应能让你得心应手。但如果有不好的反应,那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除了合法的身份外衣外,不要在一个地方长期停留。 周林对队员说:“你看着点,我过去看看。” 队员应了声,眼睛观察起周边来。 周林靠近的屋子,在不远处伏了下来。 他肯定屋内没有人!因为他听不到屋内有呼吸声。 确认屋内没人,周林便大大方方地进去屋内。 屋内只有两列房子,一共三间。一间就是一列,另一列则是隔成了两间房。 那两间房内很乱,地上丢有包食物的牛皮纸袋,还有随处可见的烟头。两间屋内有两张床,床上只有床板,没有被子与棉絮。估计是主人搬走时,将衣被都带走了。 后来住进来的人,不敢带着棉絮或被子进来,害怕被人发现,所以就睡木板。 周林明白了,这也是那三人离开的原因。 他们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呢? 这就很难找到了。牡丹江说大不大,但也不小。藏几个人不想让人找到,还是很容易的。 周林感到,失去了线索。那些人肯定不会再回来了。 剩下来的,就是方云了。他是唯一的线索。 从屋内出来,周林对那队员说:“撤了!” 队员猜到了:“没人?” “已经搬走了!” 队员跑到了屋内,看到了屋内的清况,垂着脑袋。“太君,我们失责了!” 周林说:“对!你们连他们什么时候撤走的都不知道。我猜,可能是他们发现了你们在监视这间屋子,所以才搬走。” 第二天一早,王朝阳也是失落地进了周林的办公桌边。 “太君!我没办好事!你罚我吧!” 周林让他坐下:“那种人不是你们能对付的了的。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 说着,周林交给王朝阳一份资料。“找到他,盯死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