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交易 (第1/2页)
周林来到了温州。不是去机场,而是租了小船,驶到了海中,上了一条挂加拿大国旗的货船上。 船上有司令官派来的三十人的日军小队。带队的是一位日军中佐。周林认识中佐,他是司令官的副官。 不过,副官带的人都没有穿军装。穿的是中国的便服。 副官认识周林,但是周林上来时化了装的。两人还是对了暗语后,才让周林上船。 “仓田君,什么时候交货。” 周林看了看手表说:“还有一个小时。千万不要发生冲突。” 副官说:“明白!在这发生冲突。司令官会毙了我的。” 等了三十分钟。一条船来到了大船边上。 上面站的是挺进师的情报处长。 “请问是胡先生吗?我姓海。”情报处长喊道。 周林站到了船边:“我姓胡!先生是买鸡的吧。” “对!我想买鸡,再买点野猪。” 两边的暗语对上后,情报处长上了船。 周林带着他看了船上的枪支。“这些都是新枪!未拆开的。黄油都有。” 情报处长检查了十几处,这才来到船边。 “胡先生,我来带船。你们听我指挥。” 周林同意了,让大船船长按情报处长的指引航行。 半小时后,大船终于停在一个临时的码头上。 这码头就是一处山脚。山脚下是深水,大船在熟悉的人指引下,才能靠近那山。 这样一来,那山上的山嘴,就与大船形成了三十度的角。 船停好后,情报处长说:“我们老板交待。分批交货。” “怎么个交法?” “我们先装船一万多斤的矿石。你们回交一千支枪。分五批交完船上的货。” 周林看了一眼副官。副官点头。 周林说:“好!” 马上上来了一百个人。都是红军战士。但是他们也没穿军装。他们上船后,将那些枪支与玉米包全部堆到了船板上。 这时,一条长长的滑板从山上伸了下来。 滑板直接放进货舱内。 情报处长一声令下,山上的人开始向滑板上倒矿石。 那矿石就滑了下来。滑进了货仓。 当山上的人停下时,表示已经有一万公斤了。 副官与船长估了重量。船长通过吃水情况,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两人确认后,向周林示意。 周林便通知他们,将船上的一千支步枪交付。 那些战士马上将装枪的箱子绑上绳子,一声喊,上面的人一拉。那箱子就飞上山去。 一千支枪全部上了山后,又接着缷矿石。 就这样来回经过了六次。五千支枪与一百万斤的玉米全部上了山。而五万一千五百公斤的矿石上了船。 情报处长再一次指挥大船,从那海边驶到了海中。等他回到小船时,大船便向着温州港的方向驶去。 周林与副官告别。 船长用一条小船将周林送到了水上飞机场。 周林乘飞机飞到上海。 这次交易,大家都不知道那矿石是什么东西。以为是一般的矿石。而挺进师那边,则严守秘密。两年后,抗日战争爆发。挺进军开拔抗日前线。那個情报处长与参加大屹山行动的三百多战士都以身殉国。 最后,只有老粟知道这件事。 …… 在上海,周林又住了半个月。直到小坂正雄的一百万斤的玉米到了,他才结算后返回牡丹江。 周林回到牡丹江后,见到了老黄。 老黄不知道黄金换步枪的事。 小坂与司令官,将黄金矿石运到了中苏交界的地方。并在那山谷中建了一个厂,提炼矿石中的黄金。 由司令官的副官率队。守卫的都是司令官信任的人。所以,消息一直没有泄漏出去。 “怎么这久回来?” 周林说:“小坂弄货就花了半个多月。现在的玉米太难买到了。我们做了生意后,其他的人也都跟着做。” 老黄点头:“东北也没有多少玉米高梁了。” 周林说:“今年的玉米出来前,就不用再跑上海了。” 老黄说:“你上回弄回来的情报,处座非常高兴。奖励你一千银元券。” 上次的情报,就是从杨庆宇手上拿的那些资料。也就是抗联的各军军长与各师师长的名单。这些东西现在是机密。但是在一个月后,抗联会对外宣布的。那时就不是机密了。 周林神气的说:“我差那一千银元券吗?” “你不要给我呀!我缺钱!” “你要你就留着,知道你不会拿出来。” 老黄拿出了两条三五烟:“咱们两清了!” 周林拆开烟,抽出一支点上。 “最近,有什么新的情况?” 老黄也点上一支烟:“没有!听说,牡丹江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