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反调 (第2/2页)
/br> “正好我也想听真人高见······” 曾布忿忿停止争吵,不过他觉得洛寒会保持中立。 洛寒曾说过,他不懂朝政,不会对朝政评头论足,故而偶尔去上朝,也是呆头鹅一枚,等着散朝而已。 洛寒想到了历史。 赵似也是个短命的,历史上他死于六年后,比哥哥赵煦还活得时间短,而且现在只有十七岁,上位很有可能得太后垂帘。 再说他死后,若是无子又得重复一遍现在的抉择。 若是有子,重复的就是赵煦的老路。 皇帝幼小,太后垂帘听政,为防止大臣欺负孤儿寡母,必定提拔外戚平衡朝堂势力。 接下来可能会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说不定会走上东汉末年的路。 赵佶活得长,若是能改变他,也能率领大宋屹立在世界之巅。 最重要的是,赵佶即位后,历史不会改变多少,他可以精准预测,改变未来。 那······就用备胎了。 洛寒缓缓道:“既然大行皇帝有遗诏,说明他也是深思熟虑过的,大行皇帝尸骨未寒,相公们就公然违背遗诏,岂不让人寒心。太后失子心痛,只是转述得迟了些,相公们就怀疑······请问,大行皇帝弥留之际,你们在哪里?”
这话诛心,足让两派人傻眼。 向氏没有想到洛寒会支持他,章惇也没有想到洛寒会不支持他,还会反过来质问。 章惇一时说不出话来。 “但凭太后安排!” 曾布适时补刀,好些宰执也呼应曾布。 章惇再没有说半个字,而是擅自走进西阁,默默注视着御榻上躺着的赵煦。 此刻赵煦冠冕皇袍齐全,只是脸上盖着一块帛帕,看不到任何表情。 章惇心中不停地提问。 官家,你现在后悔么? 我把诏书都写好了,你只要把玉玺盖上,就能废了高滔滔,连带着向太后也会锁在深宫。 那样的话,现在主持大局的就是你的亲生母亲朱太后,她绝不会立端王。 可如今······ 章惇默立不久,突然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出了福宁殿。 他能想象到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佶上位,肯定会报答向太后,旧党又会得势,大宋将会大踏步后退。 官家,臣尽力了。 “章相公太也跋扈了······” 曾布盯着章惇背影,恶狠狠补刀,“未经太后允许,擅自入内,而后不辞而别,有失首宰身份······” “哼!” 好些宰执也转身走了,他们是铁杆革新派,自然支持章惇,自然也是不辞而别。 朱太妃突然掩面而泣,而后捂着脸转身离开了福宁殿,连死去的儿子都扔下不管了。 “请端王进殿。” 向太后按捺住心中喜悦,开始主持大局。 少顷赵佶进来,向氏宣布遗诏。 “召百官入宫!” “召宗室入宫!” “起草遗诏,通禀天下!” “······”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出自向氏之口。 她清楚大局已定,自己赢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