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京城的四合院 (第2/2页)
的那两位一起前往三庙街。 在京城众多的胡同中,年代最久远的就算三庙街胡同,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 所以很多当地居民都自豪地称它为“建都第一胡同”。 对于徐洛来,刚走进这条胡同,一种非常磅礴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就扑面而来。 两侧的房子外观看着都差不多一样,青瓦白墙,台阶和石墩倒是有些年头,不知是不是过去年代的旧物,好沧桑的感觉。 有些人家是敞开门的,随便瞄了一眼,这是个大杂院,里面隔出好几个乱搭的棚子,空间也非常狭窄。 而且每个房间门口还搭建一些厨房,一张不大的桌子摆着油盐酱醋。 这些胡乱搭建的建筑让整个四合院的空间变得很,而且通道大概也就只能过一个人。 院子里的那颗枣树上像是三哥的电线杆一样,上面挂着好几条延伸到四面八方的晾衣绳,绳上还挂着乱七八糟的衣服。 角落里还有玩耍的孩童,以及正在纳凉、聊的大人们。
如茨布局让整个四合院看上去拥挤破败,丝毫没有四合院的美感,但这种市井文化恰好代表这个时期老京城的生活。 徐洛收回眼神。 赵思甜急忙道:“徐教授,你别担心,你那套房子里面没有这样的情况,现在没有别人住。” “对。”赖国庆跟着道,“这里面的住户是没办法,所以才搞成这个样子,你的那套房子我们都经过修缮,不但不会漏雨,而且水电什么的都经过检修。” 徐洛笑着道:“这是独特的市井文化,谢谢各位同志们的帮忙。” 虽然他认为这是市井文化,但不代表他希望自己的四合院里有这样的场景。 继续向前走,很快就来到一扇大门前。 看上去确实是经过修缮,至少没有像刚才看到的那些四合院那么落败。 丁宝根拿出钥匙打开门。 一进大门,迎面看到的便是紧贴着山墙的磨砖影壁墙。 在影壁的前面往左拐是一个圆形月亮门。 站在通向里院的垂花门前,这门是真好看,虽然这上面的色彩已经褪去,但这吊梁画栋的额坊和雀替可以看得出来这房子过去住的人非富即贵。 垂花门的门有四扇,这扇门在四合院布局里叫二门。 过去大户人家的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就是从不跨过这道门到外面去。 这门正对南屋门,门的左右两边,是一溜墙,直到两边的月亮门。 迈进垂花门,里院是长正方形。 放眼看去,院子的面积不,而且还种丁香、海棠,看来原主人绝对有身份和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边上有两棵大树。 一颗是枣树。 另一颗也是。 门扇、梁柱近期都经过修缮,虽也有些污渍,不过无伤大雅。 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 徐洛只是一路看来,就喜欢上这四合院。 他随口问道:“好奇问一下,这是几进院的?” “四进院落的。”赵思甜回道,“后面还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