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80_第214章 我有个小想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我有个小想法 (第2/2页)

现在过江龙捞钱的不少,而且还有很多本地人也参与,要不然怎么可能知道这么清楚。”徐洛认真道,“你也要加强安保。”

    陈淑蓉点头,“那是自然,我身边的安保可不。”

    “这起案子的作案人员查到了吗?”徐洛问道。

    “查到了,据是王氏夫妇工地的工人。”陈淑蓉道,“听还追回了80%的绑金,王氏夫妇请差人吃30港元的麦当劳。”

    “呃……”徐洛沉默差不多十秒钟,才道:“他们是节俭的典范,不像我们花钱大手大脚。”

    陈淑蓉笑着摇摇头,“他们确实节俭,各有各的过法吧,这起案子之后,现在G4的业务瞬间增长一倍不止,而且还在远远上涨当郑”

    “只要是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也许这两起案件能够让那些低调的富豪们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徐洛道。

    随后又问她,“公司里面没什么事情吧?”

    “大事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在消化置地的产业。”陈淑蓉道,“由于我们好几个楼盘一起开工,金门建筑现在都不得不多招人手。”

    置地这么大的产业,只有干大楼盘才能养得起来。

    徐洛点头,“有你在,我放心,大胆去做吧,今年的楼市肯定还要下跌,我预计还会持续到明年。”

    “不管放出来的地皮有多少,能吃得下的都吃,英国人不会这么放任楼市低迷,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刺激楼市复苏。”

    从英国人上岛的那一起,他们第一件事情做的就是卖地。

    所以,徐洛提出填海计划后,他们只是做了简单的调查就答应,一来是刺激楼市,二来他们既节约基建开支,又得到真金白银的高额回报。

    即便楼市再低迷,徐洛都打算与其他激进的房地产商抢地皮,囤换地权益证书。

    一旦这些地方建起楼盘,光是每年的租金都可以是海量。

    他从自己带回的书画作品里拿出两幅,“这次去京城也没给你带什么特产,这两幅画作你拿去收藏。”

    “既然是老板给的,我当然得要好好收藏。”陈淑蓉没有客气。

    徐洛又问道:“深圳的情况怎么样?”

    陈淑蓉递上一份杂志。

    是美国杂志《财富》4月号上刊登的一篇观察稿,上面写着:

    “深圳的治理,机构重叠,缺乏商业经验。一位投资者,在许多国家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深圳需要很长时间和官方讨论……”

    陈淑蓉道:“整体来,比其他地方要好,但还是不够,有时候我们要解决一件事情,需要等待半个月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才能解决。”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服装厂还是磁带厂,人口红利真的让我们剩下很多的成本。”

    她拿出一份报表,“我们已经跟8家国营集体服装厂、纺织厂,扩大来料加工规模,产业从服装扩大到鞋包,每个月的利润都不低于70万港币。”

    “过几我去深圳看看。”徐洛思考了下,“我有个想法,但得先去看看才能决定。”

    回到香港,他没有着急上班,先好好放松放松。

    去京城的这段时间他的活动范围都不大,感觉特别压抑。

    好好陪陪几个女人,顺便给回台湾的林青霞电话,告知她jiejie的事情。

    休息几日,再去上班。

    重新做回办公室后,他又变得跟打鸡血一样。

    将俐智叫到办公室,并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一手摸她的升职器,一边道:“你帮我安排一下行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