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进银行业契机 (第1/2页)
第216章进银行业契机 一路上,徐洛都在思考夏鼎基找自己什么事情。 他看向祝文玉,“你夏鼎基找我什么事情?” 祝文玉摇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有什么经济问题要找你吧。” “先去了才知道。”徐洛暂时也猜不到夏鼎基的想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到了港府,大家寒暄过后,夏鼎基就问他:“mac,你们现在业务做得挺大的,有没有兴趣再拓展到其他领域来?” “其他领域?”徐洛笑着摇头,“我们现在暂时没精力做其他的领域,光是房地产就已经让我们够忙的。” 虽然暂时不知道夏鼎基的领域是什么,但跟英国人打交道,得多长几个心眼,免得被人摆了一道。 夏鼎基给他倒了杯咖啡,道:“我觉得这一定是你们擅长的,银行业怎么样?” “银行业?”徐洛直接问道,“现在有遇到困难的银行吗?” 夏鼎基笑了笑,“倒也没有,不过我觉得或许你们公司能够给金融业一点信心,我认为如果你们从事金融业,往后肯定也会大有帮助。” 虽然夏鼎基没有明,但徐洛已经察觉到问题的所在。 夏鼎基确实遇到了麻烦,而且还是不的麻烦。 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归属问题仍未明朗,触发信心危机,地产市场崩溃,致使银行坏账飙升,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眼下本地的金融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事得从一间百年老店引发的骨牌效应起。 诞生于公元1867年,大清同治六年的谢利源金铺,在70年代初,转型做黄金金融。 并推出“千足黄金积存计划”,市民只要购买一钱重的实体黄金,就可以开一个买卖黄金的账户,按当日金价炒卖黄金。 事后统计,谢利源借这项业务吸纳逾2000万港元。 但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金价飙升,户主要大量抛售黄金的时候,谢利源就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有道是:怕什么来什么。 去年8月份的时候,国际金价每两急涨近1500港元,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到9月6日就宣布倒闭。 户主们当时懵了,谁也想不到一家百年老店会在一个月内倒闭就倒闭。 同时市场盛传恒隆银行和谢利源关系密牵 这个道消息让恒隆银行的存户顿时感到紧张,纷纷到恒隆银行的分行前排起长龙挤提,从而引发银行危机。 恒隆银行反应迅速,当下午总经理庄荣坤就召开记者会,郑重声明恒隆银行与谢利源金铺没有财务关系。 两内,恒隆银行筹集7亿元现金应备,而实际被取走的资金只有1亿元,从而让恒隆平安度过难关。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3个多月后的11月15日,着名的存款公司大来信托暴雷。 由于庄荣坤同时也是大来信托的控股董事,外界又把目光聚集到恒隆银校 而且,受到大来信托暴雷影响的金融机构众多,市场弥漫着恐怖的气息。 除了恒隆银行外,外信托银行也暴雷了。 这家银行是由福建籍马来西亚富商张明添于1956年创办,当时是仅次于汇丰银孝恒生银行的香港第三大银校 不过随着张明添在1982年突然去世,海外信托银行命运急转直下。 海外信托银行踩的雷主要是“支票轮”。 所谓“支票轮”其实是一种骗局,骗徒会利用时区的差别,以及各地处理支票所需的时间差。 利用一张可以兑现的支票提供保证金作交易,但在交易完成后从户口撤走资金,使支票变得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