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投资港口码头 (第1/2页)
第223章投资港口码头 这只下金蛋的鹅就是赫斯基能源公司。 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控制加拿大一半的能源市场。 虽然现在油价低迷,能源市场很不好过。 但等到油价涨回来,赫斯基能源在未来的20年内,都将会是一只现金奶牛。 按照加拿大的法律规定,非加拿大国籍的人是无法控制该国的能源公司。 所以徐洛便打算让其中一个女人移民到加拿大去。 李家成的儿子移民到加拿大,和这家公司也有一定的关系。 既然现在徐洛来了,这家公司就没李家成什么事情。 而且能源这个领域水深,怕李家成把握不住,这个得让徐洛来,他把握得住。 除了赫斯基能源公司这只外国的鹅外,徐洛打算再投资另一只鹅——港口码头行业。 这个主意倒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时机刚好到。 不过今是周末,非工作日。 等到明上班再跟陈淑蓉谈。 途经中环,就在他想着问题时,副驾驶的韩向东突然道:“老板,是陈姐。” “什么陈姐?”徐洛疑惑问道,探头朝窗外看去,恰好看到正在路边行走的陈淑蓉。 除了她之外,还有助理和保镖。 “Anna!”徐洛打开车窗,朝她喊了一声。 陈淑蓉回过头,见到是徐洛,便笑着回应道:“这么巧?” “一起喝茶?”徐洛问她。 和别人喝茶是人脉,和同事下属吃饭喝茶也是正常的交际。 陈淑蓉点头,“好啊,既然在这里遇见,就一起喝个茶。” 徐洛下了车,与她相会。 在中环,要喝茶当然要去在威灵顿街与鸭巴甸街交界的莲香楼。 该莲香楼虽算是广州莲香楼的分店,但两者在经营上已经是脱钩,只能是同源异枝。 早些年的时候,香港莲香楼每年都会派冉广州一德路的办事处派发分红给各股东,后来因为政局动荡,不久跟香港莲香楼失去联系。 所以在经营运作上,两边的莲香楼各自负盈亏。 到了现在的年头,广州那边的股东每年就只能分得到200港元的“水果金“。 在吃的方面,除了莲蓉包莲蓉饼,有人爱他家虾饺烧麦,有人爱鸭腿汤饭,有人爱八宝鸭。 更有人对滚水靓茶爱屋及乌,索性买一套茶盅茶杯回去。 毕竟别处见不到,是宝物。 也有导演不知是收了莲香楼的赞助,还是要抹黑莲香楼,不少电影里能看到一群古惑仔在莲香楼喝了茶,就掀桌劈友。 徐洛一行人迈步进莲香楼。 走中间宽大木楼梯,登上几十级木台阶,来到二楼。 只见四周墙壁上,挂着些颜色已旧的中国字画,老式挂钟在墙上摇着钟摆,屋顶的老式吊扇呼呼转圈。 这里没服务员招待,茶客得自行找座位,也没有贵宾房。 且这里的特色是并桌。 甭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有位置都可以坐下。 恰逢今日星期,茶楼里特别热闹。 可谓是人头攒动,人声鼎罚 每张桌子都围满男女老少,手推点心车经过时,都要出声提醒,以防烫伤客人。 恰好有一桌的客人起身离开,徐洛与陈淑蓉等人连忙去占桌。 坐下来后,陈淑蓉和徐洛对视一眼,皆忍不住笑出声。 “是不是平时很少来这里吃?”徐洛问陈淑蓉。 陈淑蓉笑着道,“平时上班也忙啊,我想吃的话都是打电话给他们送去,至于周日,我又不住这边,没必要专门跑到这里来吃。” “这倒是。”徐洛点头。 服务员送来餐具和茶水,记好他们点的东西后,又转身忙碌。 徐洛侧身跟身边的陈淑蓉道:“我们投资港口怎么样?” “现在哪有港口可以投资的?”陈淑蓉疑惑问道,“各大码头不是早就被瓜分了吗?” 徐洛摇头:“我的不是香港,而是深圳。” 深圳现在有两个港口,一个是已经开发蛇口,一个是刚形成开发项目的盐田港。 79年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