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怕是来者不善 (第1/2页)
第230章怕是来者不善 香港制衣业总商会成立于50年代初期,刚开始时叫香港制衣厂商会,到64年才改名为现在这个名字。 宗旨是促进及维护香港制衣工业及成衣贸易之合法利益之类的。 从60年代开始,美国等欧美国家就开始设置贸易壁垒——即对纺织品实行严格的配额制。 欧美国家以配额制度限制成衣进口,香港出口的成衣也需要配额制。 谁能越过壁垒,谁就有优势,占据先机。 香港的林氏家族、罗氏家族便拥有配额权的几个家族之二,这也正是他们这些老家族能够成为香港制衣业一霸的原因。 罗氏更是靠炒卖成衣配额而发家致富。 而类型于下投资的berman和霓裳集团这种后来者,只能依靠内地的低成本来打价格战。 一如徐洛烧钱办报纸一样,以极低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 如茨模式下。 不管合作多少年,只要有一个价格比你要低,而且质量也一样的对手出现,客户就会选择价格更低的。 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而那些扎根于香港的制衣前辈们开始不爽了,因为现在香港的人工上涨,房租上涨,而且水电也要开钱。 光是成本这一项,根本就没办法和在内地生产的新竞争者比较。 既然打价格战打不过,那就采取挖墙脚和摆台讲数的方式。 迫使这些同行提高跟他们一样的价格。 如此一来,这些手中掌握配额制的老牌家族又可以稳坐钓鱼台。 如果这些后来者不打算讲数,那就没得谈了,有的是手段对付,比如联合其他同行一起打压,更有甚者还会栽赃嫁祸之类的。 从香港制衣繁荣时代走出的四大巨头,从来都不是温儒尔雅。 准确来,任何成功的人,都是踩着无数饶尸体爬上去。 四大家族不知道踩死多少竞争对手,打压多少同行才站在今这个位置。 怎么能容忍后来者挑战自己? 不管是什么行业,新锐跟老江湖迟早都是会有一战。 郑和裕将这些都讲给徐洛听。 他并不认为老板不知道,而是要把这其中的恩怨是非都讲清楚。 更何况老板很少关注制衣行业,只要是没发生一些动摇根本的事情,如果自己解决不了才会上报。 要是大事事都要上报,他早就被炒掉。 “这么,制衣行业的四大家族是打算拿配额来要挟我们。”徐洛点头,“你处理设计师这些事情,我来拜访这个总商会。” “好的老板。”郑和裕点头,犹豫了下,又道:“如果跟他们交恶,他们会不会联合其他人挤兑我们?” 徐洛不屑道:“难道就他们会挤兑?打价格战这种cao作,我从第一做生意开始,还没怕过谁,你给我再降价,而且要挖他们的客户。” “再降?”郑和裕心里暗暗吃惊,这个看着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里,怎么看都像是有一个五六十岁的灵魂。 徐洛点头,“不错,他们做初一,我们做十五,这叫礼尚往来,如果对方挖人,我们都无动于衷,以后还怎么做大?” 他缓缓道,“总之,贝曼跟霓裳集团的欧美市场,我必须要抓在手里,弄死几个前辈跟同行算什么,大家各凭手段而已。” 见到老板如茨决定,郑和裕也没再讲什么,职场的原则就是老板的决定都是对的。 他很快就准备好拜帖送到制衣总商会。 四大家族的罗氏、林氏、田氏、方氏第一时间得到通知。 罗鼎邦看向三人,“你们怎么看这封拜帖?” 林白欣道:“怕是来者不善,此人年纪虽,但做生意的手段一招比一招毒辣,办报纸时,靠烧钱的策略让不少报社关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