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带镰刀的撒旦 (第1/2页)
第252章带镰刀的撒旦 可以,这三招是港英政府只能启用最后的防守策略。 这是开埠以来,百年都未曾使用过的强力措施,终于止住港币一落千丈的颓势。 然而这种强力措施,一贯都要付出巨大的舆论和经济代价,尤其是对于此处这样标榜自由交易的城市来。 尤德的这三条措施刚刚宣布 感到情况不妙的香港银行业公会也宣布上调利率,试图留住外逃的资本。 配合港府对外汇交易违法的定性,进一步阻止危机扩散。 只是此时的港币相对于一年前已经到柳无可跌的地步。 并不是措施真的起到了效果,而是国际市场认为继续做空港币已经无利可图。 最大的做空巨头徐洛已经停止抛售,即便是再有股的国际资本要再做空已经没有意义。 这时港人才意识到,他们在这十年里引以为豪的浮动汇率制度,原来在恐慌情绪和恶意做空的投机者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香港这个的经济体,要想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还需要上更多的保险措施。 各大报纸对这末日一般的情况进行报道。 头版全是触目惊心的字眼。 【港元暴跌,已掀起加债风】 【各超级市场出现抢购日用品人潮,医药电器纸张等业陷于瘫痪】 【港督昨日返港后,即开行政局会议】 【……】 《明报》:“24日对于所有人来,绝对是一个末日,因为港元呈跳水式下跌,超市的大米厕纸被恐慌的市民抢购一空,货架空无一物,但仍有人在排队等待……” “据港府声明:有人在国际市场大量卖空港币,连续两大规模的冲击几乎使香港金融市场和汇率制度陷于崩溃。” “……” 《星岛日报》:“国际卖家两轮的大冲击,让香港股民的钱少了三分之二,钱已经不再值钱,有一大批香港股民破了产,其中大部分人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回到股剩” “而更多的普通市民则在惶恐中度日,没人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也没人知道港币还会不会再贬值。” “尽管港府已经拿出三条措施,但没能让市民的恐惧消下去。” “……” 《东方日报》:“继楼市崩盘后,股市与港币再次崩盘,只是短短两日时间,就跌了近3倍,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银行及财经界均认为港元无理由急降,港府呼吁市民对港元有信心,勿兑换外币……” 甚至还有报纸教人们如何省钱,比如教家庭主妇如何用烧饭的余热煮鸡蛋、一家人轮流用一桶水洗澡等等。 每一份报纸上的字眼看起来都能让市民感觉到呼吸困难,让人有种要随时窒息的感觉。 的确是如此。 汇率危机引发的恐慌情绪还蔓延到各个领域:香港市民纷纷将港币存款转为外币存款,还争相将美元存款提现为美钞,迫使一些银行被迫停兑美钞。 有些商品还开始以美元标价,拒收港币。 市面上商品抢购潮更是不用提,就在9月24日当日,大批民众涌入超市用港币抢购食品、干货、家居用品等,凡是能够保持的东西都被抢购一空。 香港的几家银行也出现提现挤兑危机,如恒隆等五家银行本来就已经处于爆雷的状态,被这么一挤兑,直接就宣布破产。 股市的腰斩更让不少上市公司岌岌可危。 港元危机像放烟花一样破裂,在狮子山下留下一地鸡毛。 尤德接受采访没过多久,又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发布一份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