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仁义你把握不住,我来好不好?!(跪求追读!) (第2/2页)
沿袭曹cao的政令去做就可以了。 做得出色,郡中长者每每提及,都会夸赞他曹cao惠政爱民,其麾下文武等廉洁奉公。 他就变成了这个等。 那我等什么?不然走算了? 刘备心一悬,发现好像自己变得很是无力,就仿佛这些年行走各处,总有双股长剑在身,一把为仁,一把唤义。 而现在,这两把剑反倒被曹cao握在手中。 “我却,无力可施展也。” 刘备心叹道。 “玄德……”曹cao到正堂门前,负手抬头看着门后正对的主位案牍,伸手一指道:“此处便咱归你所有。” “我先表你为沛国相,令你兵马驻扎此地,你沿袭我兖州屯田之政,加以改良,而后随行我左右,与我至鄄城。” “此后,在思迎归天子,奉于圣位,如何?” “全凭曹公吩咐。” 曹cao是个厚道人。 刘备承认,在结识曹cao后,他一向对自己不错,以至于当初他起兵时也追随其至乡里。 慷慨大气,奉行霸道,这才是曹cao。 刘备松了口气。 看来曹cao还是保留了几分霸气的味道,好让他还认识这位曹孟德,虽说人的性情虽经历而变,但本性不变。 “他依旧还是那个,诡诈善攻的曹孟德,不过此时善用仁义为锋刃罢了。”
刘备暗暗断定。 但旋即又自顾自愣了一下。 诶?这岂不是更加可怕? 罢了,刘备心里一横。 至少可在治下为官时,为百姓所记住,我刘备勤于政务,勤于亲民,光凭此二点,做到曹氏麾下无人能出我右,同样乃是大绩名望。 …… 曹cao表刘备为沛国相。 将上表于长安天子。 当然,只是走個流程,天子知不知道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让吕布知道。 让徐州境内的文武知晓,然后便可无需再攻。 这一夜刘备和曹cao又聊及了许多事。 譬如徐州陶谦是如何起势,他本质乃是豪绅,靠其岳父甘公而起,譬如其如何制衡境内势力,靠丹阳狡兵震慑,以庶人权衡士人等。 又比如,陈登的爷爷陈球,其实是卢植的老师。 而卢植,又是刘备的老师,故而刘备和陈登之间,也能靠这个关系再攀上几句,同时也说道了陈登心思阴翳,难堪忠义二字。 这一聊,曹cao才深刻了解到,其实徐州内部的派系,比他的兖州乱太多了,他们这等人要真正得到全境支持,仁义这把剑怕是要坚持不知多少年方可达成。 “故而,仁可治善民,难以明叵测,明公若是要知任徐州,仍要坚持数年、乃至十年之久,以仁善之策不断惠及,方可拉拢境内士族相助,这可是陶恭祖这么多年,都未曾做到之事。” 刘备分析下来,觉得陶谦也只是陈氏等真正大族所推举而上,便于壮大家族,暗中掌控的一位州牧罢了。 但因他手下丹阳兵多,是以逐渐失衡,让陶谦差一点收服了徐州,若是再给他年轻个十岁、二十岁,恐怕真有希望。 不过人生,没有如果。 仁义,太难了!! 刘备面色郑重诚恳,目光含雾般真挚的盯着曹cao。 你把握不住的,还是我来吧。 曹cao若有所思,虎目圆瞪,当时激昂大笑了两声,“既如此,更要奉行仁义,令徐州诸贤归附!仁为天阔、义似地厚,吾之威势,岂非如那雷霆雨露乎?如此,方才是贤明不愚之道!” “玄德所言,深得我心!!” 曹cao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刘备一下有点急了。 你这人怎么,不听劝呢!?你玩你的霸道、兵法、征伐去,我他娘的靠仁义立本的呀?! 伱来卷我干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