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翻篇了 (第2/2页)
“.不愧是情场老手,活得真洒脱,但愿别在九个月、十个月以后,抱着孩子讹上你。” 闻言。 苏瑞急忙道: “赶快呸三声,你个乌鸦嘴,自己没有私生活就算了,居然还想来害我。万一我有私生子,就专门安排你每天带孩子,换尿布。” 这个威胁很奏效,姜嘉雅立马呸呸呸,撇清关系说:“跟我可没关系,你别想赖上我” 闲暇时候,姜嘉雅还在琢磨着整件事。 倒不是反感或者什么。 问题在于美国大城市的风气过于奔放,除非由于信仰约束的缘故,要不然姑娘洁身自好,居然反而会显得比较怪咖。 因此还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诸如倘若大一结束,还没找过男伴或者女伴,就代表着不受欢迎,或者直接被划分为奇葩书呆那一类。 另外还有约会时候,在大都市一般约会五次,就意味着可以本垒打,否则可能会被怀疑某些方面有问题,或者不够喜欢之类。 在这大染缸里,姜嘉雅简直像是一股清流。
由于家庭教育严格,心里又一直装着初恋,整个高中和大学期间甚至没谈过恋爱。 经常有人追求她,然而下意识就会拿对方,跟苏瑞做比较。 由于参考值设置太高的缘故,所有追求者都被她给筛掉了,此时此刻发现苏瑞宁愿凑合,也不啃自己这根窝边草。 姜嘉雅正陷入自我怀疑当中,想着自己是不是过于淑女,过于理智了些,因此魅力才比不上妲露拉。 仔细再想想。 她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一段安安稳稳,白头到老,互相扶持着养儿育女的情感关系。 而苏瑞生性浪漫爱自由,甚至没考虑过未来要结婚。 这就像M8的螺杆配上M2的螺母,本来就不合适,再怎么用力也拧不上去。 如此看来,姜嘉雅猛然意识到,当年苏瑞选择拒绝她,说不定是个很正确的决定,除非有一方选择妥协,不然即使在一起,也只会陷入争吵、冷战当中。 另一边。 苏瑞没想那么多。 就像他猜测的那样,埃隆·马斯克亲自打来电话,约他晚上吃顿饭当面聊聊,地点选在一家米其林印度餐厅。 印度菜,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刺激。 硅谷的印度人数量众多,顺理成章开了些印度餐厅,不过既然能够入选米其林,让苏瑞稍微放下心。 挂断电话后,他又听了遍双方通话的录音,敏锐察觉到埃隆·马斯克先提到收购,而非融资。 这个发现,让苏瑞觉得有点意思。 全资收购没什么不好的。 人们一直打着环保的旗号推广电动汽车,真正关键的核心问题却在于能源。 越是进口量巨大的贫油国,越容易重视电动汽车。 倘若选择打造一款中高端的车型,将特斯拉带去大洋彼岸,从内地开始发展,同时又借助美国的资源继续研发。 说不定它的起步会顺畅许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不说,还有机会拿到各种补贴,效率远比美国这边高多了。 到时候产品同样可以往欧美销售,即使算上关税因素,成本可能也低于在美国生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