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军火仓库 (第2/3页)
,陈恭澍被抓,都是被叛徒出卖的。 “电台?新的?” “对!” 张庸低头查看电台上面的铭牌。 很意外的发现,居然不是日寇自己生产的电台。而是美国人生产的。美国通用公司出的。 这种美国人的电台,功率相当大。居然是15W的。 这个就厉害了。三部电台,全部都是功率15W的大家伙。而不是常见的3W或者5W。 为什么说15W电台是大家伙? 主要是说它的功率很大。传播距离非常远。可以绕半个地球。 这么说吧,功率15W的电台,如果是放在上海的话,已经可以和遥远的莫斯科取得联系。距离足足八千公里呢! 从上海直接发报给纽约,也是丝毫不成问题的。很多外国大使馆、领事馆使用的,也就是这种功率15W的电台。 国内通讯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电池。” “看到了。” 张庸点点头。 大功率的电台,需要很多电池。 后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那种燃气灶、燃气热水器使用的一号大电池,在1935年,其实是无比珍贵的。 珍贵到什么样的程度?它是战略物资! 战略! 战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个小小的电池,居然是战略物资!敌我双方都严格掌控。 电池和电子管,是保持电台运作的基本设备。也是易耗品。 国内无法自己生产。必须全部进口。 商店里也买不到的。只有特殊渠道。 很多地下战线,为了输送几枚电池,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出现人员牺牲。 现在有多少电池? 足足十盒!每盒都有六个。总共六十个! 六十个! 六十个! 足够一部电台用好多年的时间了。 赶紧吞没一盒。 哪怕是随身空间十分紧张,也必须藏几个。它可是战略物资! 除了电台,下面还有大量的武器。 相对于电台来说,武器就很普通。 有步枪。 有驳壳枪。 步枪就是马四环。大约有一百多支。虽然是比较随意的堆叠在地上,但是状况良好。 随手抓起两支看了看枪管。膛线还是非常整齐的。几乎可以认定,还没怎么使用过。 此外,还有十二挺捷克式轻机枪。都是20发直弹匣。 也都是新枪。质量非常好。 然后就是子弹。也有二十箱。每箱都是1000发左右。总数足足两万多发。 这是安全屋吗? 当然不是。这完全就是武装据点啊! 一旦日寇攻打北平,潜伏在城内的日谍,可以立刻拿起这些武器,在城内大肆制造混乱,里应外合。 怎么打? 没得打。 被日寇渗透成这样,哪里还有胜利的可能? 日寇为了攻略北平,也的确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难怪日寇内阁感觉吃不消。军部投入有点大。 当时的日寇,应该没有想到,二十九军会那么羸弱。会轻松被击溃。 毕竟,在喜峰口战斗中,二十九军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让日寇也是不敢小瞧的。 谁知道…… 然后日寇就飘了。看不清自己了。 三部大功率电台,还有剩下的电池,当然也是全部拉走了。 陈宫澎兴奋的直搓手。 他原来就是何基丰的手下。一直跟着何基丰战斗。后来才调去军部直属的五原手枪团的。 说起这个何基丰,陈宫澎那是眉飞色舞。 都是拼命三郎。 在喜峰口,全部都抡起了大砍刀。 现在,何基丰指挥的109旅,就驻扎在宛平城,和日寇距离不到一公里。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大名鼎鼎的卢沟桥,就是何基丰的驻防范围。 站在张庸的角度,给何基丰补充多少的武器弹药,都是值得的。这位何旅长,那是真的凶猛!杀日寇绝对给力! “你说,游老爷在其他地方,会不会还有据点?” “估计有。” 张庸眼睛眯细。蠢蠢欲动。 虽然,这次没有缴获什么财货。可是,武器弹药也是宝贝啊! 在战乱时代,武器弹药比金钱还重要。 有枪,才能守住钱财。 否则,就是小孩子抱着金砖上街,后果可想而知。 “那我们……” 陈宫澎跃跃欲试的。 对于金钱,他不是很看重。但是武器弹药却是非常喜欢。 这是军人的天性。 一次就缴获足足可以装备一个加强连的武器弹药,陈宫澎当然高兴了。 如果可以多缴获几个这样的武器弹药据点,不但可以极大的减少北平城内的隐患,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武器弹药补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