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退让? (第2/2页)
影响,可他们要是能凭这些就能夺取兵权那多铎不早就进应天了? 只是...........若非为了夺权他们又为何会如此? 老实讲,如果这一仗败了,朱慈烺自能坦然接受。 可这一仗胜了啊! 他的地位哪怕算不上牢不可破却也不能与先前同日而语。 这帮人如何就敢在这個时候跳出来? 难道真当他不敢杀人吗? ............................ 盯着场中勋贵大臣看了半天,朱慈烺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不敢。 他敢杀人,但不敢随意杀人。 杀赵之龙、王铎是诛贼灭叛,杀得光明正大,杀得大快人心。 可若就因为公事上的一句话而将梁云构杀了.............. 先不说朱慈烺有没有残暴到了这种地步,哪怕他真的能毫无心理负担的因一语而杀人,可其带来的后果是外有强敌的应天所能承受的吗? 君臣之争、文武之争、党派之争。 这三种斗争贯穿大明,俨然成了这二百多年华夏史的重要脉络,也正是因这三种斗争的失控才让纸面实力最强的大明如纸糊的一般。
其实朱慈烺对斗争这种东西并不排斥,正因为有斗争,所以各方势力才会受到牵制。 如此一来百姓的生活才会稍稍松快一些。 但现在是搞这些的时候吗? 方才打了一次胜仗便有人急不可耐地跳出来争权,难道现在的局面还不足以......................... 当然不足以! 若这些勋贵大臣真有半分公心,南明朝廷何至于逃到缅甸还在内斗? “咳!咳!咳!” 心思转动之间,朱慈烺顿觉胸中一阵闷躁,忍了半天的伤势却也于此时受了牵扯。 “殿下!” 向仁生是在场所有人中唯一一个看清了乌斯图那一脚的,所以当朱慈烺不住猛咳时他便第一个冲了过去。 “无妨!先前扯到了胸腹,咳两声便好了。” 说着,朱慈烺狠狠捏了捏向仁生的胳膊,紧接着起身往前走了几步,似是要证明自己的身体并无大碍。 逆案结得还是快了些啊。 此时朱慈烺万分后悔为何就没借着赵之龙、王铎的案子对城中勋贵大臣来一次大清洗。 “殿下。” 就当朱慈烺正于心中盘算时,越其杰向前跨了一步。 “将士功赏本当由兵部商议后再交由您定夺,”他在定夺二字上用了重音,随后又朝朱慈烺深深看了一眼才接着说道:“若殿下觉得不妥打回再议便是。” 应了还是不应? 朱慈烺的大脑飞速转动。 应了的好处显而易见,既能够避免于大敌当前之时激化内部矛盾,又不至于失了对评定功赏的话语权。 若不应。 勋贵和文官背后的家族扎根于应天二百余年,如果没有把握将这两股势力连根拔起,那么现在就不是翻脸的时候。 毕竟不能将所有人都杀了啊。 不过.................哼哼。 “越大人所言极是,布防整训已牵扯我不少精力,这些小事便交由兵部去办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