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小兵_第一章:回家!砍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回家!砍柴? (第1/2页)

    第一章:回家!砍柴?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贵州地势崎岖,说是千沟万壑也不为过。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地无三里平,的确实至名归。

    至于天无三日晴,作为一个贵州人,绝对能体会到一雨成冬的无奈。

    当然如果你换一个角度,那么崎岖的地势何尝不是大自然赋予的绝美风景,温凉的天气何尝不是爽爽的天堂。

    大美织金洞,十里画廊南江水上漂。黄果树下水帘洞,西江风情千苗寨,凯里酸汤鱼暖人胃。依偎在祖国的怀抱中,那山,那水美的让人陶醉。

    当然以上风景虽美,杨一这个国庆是无法享受了。先不说经济问题,毕竟现在每个成年人都有能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主要是他爸叫他回家砍柴。

    杨一是高磊的外号,他幼时个子明显高于同龄孩子,14岁后179cm的身高更是冠绝于田坝村。

    所以老乡们很贴切的送给他一个外号“杨一”,本来在田坝村确实是实至名归,但至从他上高中后,每次有人叫他杨一,他都感觉老脸火辣辣的疼。

    他的真正“杨一”室友们还奉行一直打脸一直爽的心态继续喊着!

    后来,竟是连他的父母亲人都不在叫他真正的乳名,全叫“杨一”了,很长一段时间高磊都感觉到了满满的伤害。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oh~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一阵激昂的铃声响起,杨一掏出手机,是他爸打来的电话,瞬间一种无奈又欣悦的感觉爬上心头。

    “喂,杨一,你到家了没?”

    “快了,坐上田坝村的车了!”

    杨一回答道,内心也免不了感慨。很多年前的一场凝冻和地震深深的将华夏国逼成了基建狂魔。如今各个省全部实现村村通户户通。

    村里很多人购买了小轿车,哪怕是并不富裕的杨一家也在考虑购买一辆五菱宏光,因为经常外出,有车确实要方便很多。

    “高速公路经过我们山林,砍到不了不少树,你记得去收捡收捡,明天叫你二伯开拖拉机拉回来!”

    杨一的父亲杨宇明再次叮嘱,他没像小时候那样感受到厌烦,相反有一种暖暖的幸福感,或许是为了生活只能逢年过节才能相聚的缘故吧!

    “我会的,我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了!”

    砍柴嘛,小时候又不是没干过,多大点事儿,杨一感慨,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乌江一日游才是他现在考虑的。

    “家里有米有油的,你买菜了没有?可别到处混吃喝!”

    “怎么会呢!我已经买了,有rou的!”

    杨一可不会亏待自己,哪怕只有几天,但享受生活从来都是人类追求最终目标之一。

    在华夏国,所有的乡村已经吃得饱,穿得暖了,只要你不懒,每年都能存款不少。所以民风更加淳朴了,杨一偶尔回家,只要不是太久,基本就去混吃混喝了。

    他的叔伯婶婶们也乐的如此,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在家,长年累月的家中也就二老,生活难免有些枯燥。杨一嘴巴比较甜,也比较勤快,所以惹得他叔伯婶婶们格外欢心。

    “哒哒~~哒哒~~~”

    汽车喇叭声响起,杨一知道到了,永泉镇到田坝村本就不远,大概20分钟的车程。他挂掉电话,收拾好行礼向熟识的乘客打过招呼便自行下车了。

    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农时忙!

    杨一来到家门前,远眺正在忙碌的村民们,还有那正在撒着欢,打着滚,扯着牛犊子的孩子们,不禁身心怡悦。

    金黄的稻子,隔得很远映照在眼穹中,那是村民们努力的硕果,是包含着汗水的幸福结晶。远远望去杨一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苦与甜。

    “杨一,回来了!”

    声音比较熟悉,杨一瞬间猜出了声音的主人,抬眼望去,果然是他收谷子路过的二伯。

    “嗯!二伯!您家谷子收完了?”

    “还没呢,快来帮忙,这天快下雨了!你大哥二哥也回来了。”

    二伯脸上笑着,但内心的忧愁无法掩盖。杨一听闻要下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