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大导演_第一百二十七章 《加勒比海盗》总票房与《博物馆奇妙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加勒比海盗》总票房与《博物馆奇妙夜》 (第2/3页)

 其实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

    吴渊和戈尔·维宾斯基不同。

    戈尔·维宾斯基在接《加勒比海盗》之前,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导演。

    而吴渊已经凭借《朱诺》在北美成名了。

    他的华夏人身份,在这种时候就是一个优势了。

    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在北美取得2亿美元票房的华夏导演,这让大多数北美影迷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之后他的《入殓师》又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又出席了奥斯卡,刷了一波脸。

    得益于他的黄皮肤和黑眼睛、黑头发,吴渊算是被北美影迷牢牢记住了。

    也是因为这点,迪士尼在宣传《加勒比海盗》的时候,一直是拿他和德普作为主要宣传点的。

    在上映前半个月,吴渊频繁出现在北美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上,又参加各种脱口秀和访谈节目。

    这使得他与《加勒比海盗》电影深深的绑定在了一起。

    北美的影迷提起他,就会想到《加勒比海盗》,提起这部电影,就会想到他。

    这也是迪士尼在背后推波助澜的成果。

    迪士尼不在意吴渊成为《加勒比海盗》之父,成为这个系列片电影的标志之一。

    因为吴渊一口气和迪士尼签了三部的合约!

    迪士尼巴不得将吴渊绑在这个系列上,巴不得他能在好来坞更加出名和成功!

    因为这样会给《加勒比海盗》系列的后续电影,带来更多、更好的票房回报,甚至能为这个系列打开亚洲市场!

    于是乎,吴渊如今在北美的人气就高的不行了,几乎和德普并列,一起成为了《加勒比海盗》的灵魂人物。

    就像诺兰之于《黑暗骑士》一样,是少见的在好来坞商业系列大片里,还被观众记住的导演。

    不过在北美之外的其他各国,吴渊就没这么大影响力了,其他国家的观众更多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杰克船长和美丽的伊丽莎白身上。

    KK这个刚出道的新人女演员,也凭借这波影响力,一举成为了又一好莱坞大花瓶,被誉为英伦玫瑰。

    一切都很棒很美好。

    嗯,除了德普飘了这件事。

    吴渊回京城后,没休息两天,就接到了杰瑞的电话。

    迪士尼对《加勒比海盗1》的票房非常非常满意,就算这部电影在部分国家还没下映,迪士尼也准备启动续集的筹备了。

    两位编剧已经开始在写剧本,杰瑞也联系了几位演员签合同,定一个合适的进组档期。

    奥兰多·布鲁姆和凯拉·奈特莉都很好说话,他俩知道《加勒比海盗》的续集对自己的演艺生涯帮助有多大,几乎没任何讨价还价,就签了合同,而且一口气签了后续两部。

    但德普就不一样了。

    明明在第一部开机前,还无比敬业,也称得上谦逊的他,在《加勒比海盗1》获得全球6.5亿美元的票房后,态度立马大变了。

    作为这个系列的绝对主演、灵魂人物,德普深知,迪士尼如果想做续集,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他的,甚至连换人都不行。

    所以当杰瑞找他谈续集合同的时候,他开口就要2000万美元 10%的全球票房分账。

    注意,是全球票房分账哦!

    和北美票房分账不同,好来坞的电影在很多国家,上映后能分到的比例都很低的。

    比如在华夏,分账式进入内地市场的电影,只能拿到13%。

    卖了3.6亿的《泰坦尼克号》,北美制片方最终只拿走了5000万,剩下的钱都留在了内地。

    德普开口就要10%的全球票房分账,那像华夏这种市场的利润,10%都得给德普,剩下3%才是迪士尼的。

    这样的条件,哪个制片公司能接受?

    就算迪士尼做这个系列主要是奔着卖电影周边和搞主题公园去的,也不可能这么大方啊!

    假如《加勒比海盗2》的全球票房能继续拿到6亿美元,那德普一个人就要拿走2000万 6000万!

    开什么玩笑呢。

    虽然杰瑞看得出来,德普是在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可这狮子大开口也开的太大了,光是和德普谈判,估计没个半年的功夫都谈不出个让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加勒比海盗2》的具体拍摄,估计要往后拖一拖了,2004年八成是拍不了,要等到2005年才能筹备好。

    在电话里,杰瑞对吴渊大吐苦水。

    他是巴不得《加勒比海盗》系列能一年做一部的,能赚钱谁不想赚啊?

    而对整个《加勒比海盗》系列很了解的吴渊,只能笑而不语。

    现在还算好的呢。

    杰瑞要知道德普后来和前妻撕逼的事情,直接毁掉了整个《加勒比海盗》系列,那恐怕真能下定决心现在就换人

    吐了一大通苦水后,杰瑞还是带来了好消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