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传效果爆炸!《蝴蝶效应》定角 (第2/3页)
br> 现在已经是2004年了。 一线城市的猪后腿rou已经要八块多一斤了。 一部平均票价在30元的电影,对年轻人来说,已经不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了。 哪怕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攒一个月的钱,绝对是攒的出一张电影票钱的。 已经参加工作的20-28岁的年轻人,30块钱更不算是负担了。 而电影这种娱乐方式,也是现在的年轻人推崇和喜爱的,正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 请心爱的姑娘或者暗恋的女孩看一场电影,也成为了年轻人约会或者追求对方的首选项目。 只要在这9400万网民里,剔除未成年,能够有500万人被预告片吸引进电影院看《你的名字》,那这部电影的票房就会有1.5亿了! 而且,《你的名字》的宣发工作,可不仅仅只是在网络上做。 真正大面积的宣发,还是在线下战场。 全国主要城市,只要是有电影院的市,公交车站上都贴上了《你的名字》的海报。 主要的一线城市,大型广场上的广告牌也换上了《你的名字》的电影海报! 这些电影海报各不相同。 有的和叶杏梅看到的一样,有的则换了不同的文案,不同的背景。 “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再次去见你的。” “只要记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去见你。” “假如我们相遇,肯定一眼就能认出彼此。” “就算我不记得你的名字,我也会一直一直拼命的寻找你。” “黄昏,不是白昼亦不是夜晚,是我努力却看不清你的脸。” “我已记不得你的名字,却还是要找到你。” 这些海报清一色的都是满满的青春的味道,非常小清新,而文案又充满了伤感文艺气息。 放到20年后,可能这样的文案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些让人厌烦,无感了。 太矫揉造作了! 但在这个郭小四、安妮等伤感青春文学作者们还没有大放光彩的时候,这些文案可太吸引当代年轻人的视线了。 几乎只要是看过海报的年轻人,就很难忘记海报上的画面,以及这些读一遍就深深记住的文案。 矫揉造作就对了! 现在的年轻人,就好这口!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共同攻势,《你的名字》这部电影很快就在内地年轻人群体中爆了。 学校里,工厂里,办公楼里,到处都是年轻人在讨论《你的名字》这部电影预告片的身影。 逢人就问对方:“欸,你看了《你的名字》预告片了吗?” 和冯导主打的中年人市场不同,吴渊主要攻略的还是年轻人群体。 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 三年后,五年后,这批年轻人都会陆续步入社会,或者成为社会中坚,刚好是内地电影市场大爆发后的观影主力军! 吴渊更想要未来! 所以他选择了这样一部青春奇幻电影。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 “吴导,现在互联网上各大论坛全是在讨论我们这部电影的!” “影院也对我们的电影很有信心,预定的拷贝盘数量现在已经有200份了!” “中影那边还在加班加点的制作拷贝盘,预计这次将会为《你的名字》制作300份拷贝盘,到时候确保内地所有城市都能看到这部电影!” 光影时代的办公室里,助理小张正在向吴渊汇报近期的宣发情况。 总的来说,就是形式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虽然在中年人群体里,这部电影几乎没啥宣传效果。 三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对两个高中生的互穿故事也不是很感兴趣。 但在年轻人群体里,这部电影是彻底火爆了。 而看到《你的名字》的地推和网络声势这么高,各地的院线自然也上调了对这部电影的预期。 从2001年开放内地院线市场开始,过去三年里全国已经新建了超八十家电影院了。 嗯,华夏速度就是这么快! 2002年的时候,《英雄》覆盖内地影院,只需要200个拷贝盘就够了。 但到了《你的名字》上映,却需要300块拷贝盘才够用! 光是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