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秦寇 (第2/2页)
一千人里有很多张氏僮仆,还有一部分张氏亲族。如果这些人都被罚没为奴隶,他们张氏损失会很大,而且名声也会在户牖乡烂透。 赵佗耸耸肩,他也没办法。 他本想着借此事让陈平欠他一个大人情,日后好将对方收入麾下。 哪知道王贲发出这种军令,打乱了赵佗的计划。 陈平不愧是聪明人,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公乘,如今正是青黄未接的时候,乡中确实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若是能宽限一段时间,先将人放了,待到秋收之后,一定能够缴齐这批粮食。” 赵佗心中一动,陈平的话很有道理,魏人家里没粮食,地里却有,所需要的只是时间。 但赵佗只是想了想,便摇起头来。 秦军之中,军令便是律法。 上面下达了命令,赵佗就必须无条件服从。 魏人们要不拿粮换人,要不就是去当奴隶,再没有第三种选择,更没有讲条件的可能。 赵佗也没有向王贲请示的资格,所谓“逾分而上请者死”,他如果不经过杨熊和桓昭,就直接向王贲请示。哪怕他说的再有道理,再有用,那也是犯了军法,桓昭完全可以据此条例将他干掉。
而且,赵佗知道,大梁城沦陷就在这两月,绝对扛不到秋收。 秋收之后,秦王就要按计划命李信伐楚了,到了那时候定然还会在魏地搜刮走一批粮食。 魏人地里的那些粟麦,到了秋收,可不一定就是他们的。 所以,此事就算真能传达上去,王贲也不会答应。 赵佗无奈道:“此乃军令,我亦没有办法。” 陈平左思右想,但哪怕他智谋绝顶,也没有办法变出多余的粮食,只能叹道:“公乘的难处,陈平理解。” “此事不管如何,都是公乘为这一千魏人寻了一个活命的法子。若无公乘周旋,恐怕这一千人都会被杀死于战场上,哪还有用粮食换回乡的机会。公乘之恩,陈平铭记于心,还请受我一拜。” 说着,陈平再次向赵佗下拜。 这一次,赵佗没有躲开。 他心里赞叹,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简单。 陈平能清楚的看到赵佗在这件事里起到的作用,要是换成其他人,恐怕根本不会领情。 接下来的路途上,陈平并没有将此事泄露出去,一千秦军押送着一千魏人,安全的抵达了户牖乡外。 然后,赵佗向这些魏人宣告了以粮换人的政策,并将此事通过张氏传达至整个乡中人家。 整个户牖乡沸腾起来,不少魏人大骂秦军贪婪残暴,要夺走他们救命的粮食。 连几岁的孩童都cao着方言叫骂,在暗地里对着秦军的方向吐口水。 除了咒骂与白眼之外,还有不少拿不出粮食的魏人妇孺跑到军营外,跪在地上,向秦人们哀求哭泣,希望能够放她们的丈夫、儿子回家。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 咒骂声、哭泣声、哀求声,在这片乡邑中四处可闻。 “这就是战争啊。” 赵佗在营中轻叹,他此刻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对魏人来讲,与贼寇无异。 但这就是现实,赵佗不是小说中心想事成的主角,哪能做到人人喜欢,事事如意。 赵佗能做的,唯有扮演好自己的身份。 这一刻,他就是魏人眼中的秦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