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右庶长 (第3/3页)
br> 朝堂之上,长史李斯康慨发言。 殿中众人皆是古怪的看着李斯,赵佗与李由争公主的事情,早作为一条逸闻在咸阳勋贵圈中传开了。 自家儿子和赵佗是情敌,但李斯却一点都不记恨在心,当治粟内史刚奏完此番秋收的事情后,李斯便第一个提出要重赏献策之人。 这心胸,宽广啊! 众位大臣皆是纷纷面露敬佩之色。 “这个小机灵。” 老丞相隗状睁开眼瞅了瞅李斯,又瘪了瘪嘴。 帝榻之上的秦王政满意的点点头,看着李斯的身影越发喜爱。 “既有王左之才,又深得寡人之心,还能知道进退,这样的人才,做一个长史确实是委屈了。” 秦王政的目光在殿中那个白发苍苍的廷尉身上扫了一眼,心中若有所思。 而此时,赵佗满脸感激的看着李斯。 但他的心中,实则是将警惕提高到了极点。 自己和李由有龃龉,这李斯反而还主动捧自己,真是他心胸宽广? 韩非是怎么死的? 赵佗只要一想到这个事情,就不敢小看此人。 这时候,随着李斯带头,其他臣子也都纷纷夸赞起沤肥之法来。 秦王政待众臣说完,便颔首道:“既然诸爱卿皆认为沤肥之法乃强国之法,那寡人也当不吝赏赐。” “赵佗,献沤肥之法有功,特赏金两百镒,赐爵一级,为右庶长。” 随着秦王政开口。 赵佗顿时感激涕零的谢恩。 右庶长! 没想到秦王政竟然真的为他赐爵了。 转眼之间他赵佗又升了一级。 秦王,公平! 秦国的军功爵,果真是童叟无欺,有功必赏! 这时,殿中臣子都向赵佗投来恭喜的眼神。 其中就包括站在武将前列的李信。 好小子,不愧是我李信看中的人! 这是李信目光中传达的意思。 赵佗对李信微笑着回应,他的目光却不由瞥到李信身侧的两位头戴鹖冠的高级武将身上。 其中一人是中郎将蒙恬。 蒙恬很平静,甚至还对赵佗露出一个笑。 “右庶长又如何?” “我,蒙恬,即将成为伐楚大军的副将。你赵佗哪怕爵位再高,也得在我麾下听受指挥。” 想到此处,蒙恬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赵佗的视线落到蒙恬旁边的另一人身上。 此人近五十岁左右,身材魁梧,面容沉静,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觉这人的性格颇为稳重成熟。 他的模样和蒙恬十分相似,特别是唇上那两撇胡须,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蒙武? 赵佗心中猜测。 大王竟然真的将驻守在外的蒙武召回来了,这岂不是说赵佗之前提出的换将建议被接受了? 想到此处,赵佗看着蒙氏父子的目光不由变得古怪起来。 或许是感受到赵佗的注视,蒙武亦望过来,对他微微点头。 就在赵佗和蒙氏父子进行目光交流的时候。 朝会上的话题也转到了伐楚之战上。 “如今秋收已成,我关中大军正在征召中,不过数日间便能集合成军,届时便可兵发荆楚,惩治那无信之国!” “臣请大王,出兵伐楚!” “出兵伐楚!” …… 秦王政满意的点点头,见除了邦尉尉缭一人沉默不语外,其余诸臣皆是群情汹汹,便顺势道:“寡人知矣。” “此番战事,便以李将军为主帅,征调关中及山东郡县各士卒,合计二十万,发兵荆楚!” “谢大王!” 李信站出来,一张脸红润无比,眼中尽是豪情万丈。 “臣李信,此番出征,必灭楚国八百年社稷,得胜而归,献荆虏于王前!” “善。” 秦王政看着殿中自信豪迈的年轻主帅,脸上亦是笑意盈盈。 他之所以看中李信,不就是看中他的这股冲天豪气吗? 以年轻壮勇之将,凭一股血勇之气,携灭魏之势,一鼓作气,攻灭八百年楚国! 何等壮哉! 想到李信虏获楚王而归,献俘于咸阳的场景,秦王政亦不由热血沸腾。 殿中诸臣,除了尉缭和几个老将外,皆是纷纷羡慕的看着李信。 此子,恐怕又要立下灭国大功了。 这一刻,李信的光辉,已经超越了刚刚升爵的赵佗。 “李将军啊李将军,唉……” 赵佗看着这一幕,眼皮直跳,却又不敢说什么,只能在心中长叹,对未来忧虑万分。 而这时,秦王政的目光从李信身上略过,落到后方的蒙氏父子身上。 要来了! 蒙恬骄傲的昂着头,迎接着君王的注视。 一颗心,激动的跳动着。 在这一刻,他甚至觉得身侧的蒙武都不再那么高大了。 父亲,我要给你一个惊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