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斧钺 (第1/3页)
“告诉我阿翁,我爵位升的快,家里的地太多他种不过来,就去多找些雇农,咱只管坐着收粮就是。告诉我阿母,让她不要吝啬用钱,想吃什么穿什么,尽管买去,千万别亏待自己。” “还有我那新妇,让她不要和其他男人说话,没事不要一个人去外面,要乖乖呆在家里等着乃公回来。乃公这次升了爵,还有很多钱,等回去就给她弄个大宅子,卧房弄朝阳的,再买张舒服的榻,铺上软软的被子,然后就可以生娃了。” “还有这封信可是军候亲自给我写的,让她好好保存起来,以后人死了还能带到墓里去……” “够了,说这些就够了。” 赵佗瞪了黑臀一眼,这家伙怎么越说越晦气。 “我还没说完呀,咋就不让写了,我后面可还有好多话呢!” 黑臀滴咕着,大半年没回家,自然有一大堆话想讲。再加上这可是军候亲自给他写家书,那些隐藏在心里的话,就忍不住一句句的往外蹦。 赵佗黑着脸,挥手让黑臀滚蛋,后面排队的人还多得是。 “下一个。” 赵佗让排在黑臀后面的士卒上来。 这人脸黑,身体壮实,脑袋上戴着象征不更爵位的板冠,是个军中屯长。 “谢谢军候,我叫大牛,是蓝田人。” 大牛一上来,就低着脑袋说话。 赵佗温和道:“你想给家中何人写信,慢慢说来。” “我阿翁阿母皆已故去,只有去岁新娶的妇人,我想和她写信。” 大牛低着头,捏着衣角,看上去有些害羞。 “别紧张,有什么话说出来便是,我会为你写下。” 赵佗鼓励着。 “快说呀,吾等还等着呢!” 后面排队的士卒催促起来。 大牛一张黑脸憋的通红,最后才小声道:“我想告诉我家妇人,我……我想和她睡觉了。” 听到这话,站在后面的兵卒们大笑起来。 赵佗愣了下。 接着,他笑了笑,抬笔在那木牍上写下这几个字。 这就是如今的士卒心中所想,也是压抑在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啊。 这一次,赵佗不仅让军中识字的军吏们为兵卒代写家书,就连他也亲自上阵,设桉研墨,亲手为兵卒们代笔。如此一来,五千人欢欣雀跃,特别是那些由赵佗亲自代笔写下书信的士卒,一个个感激的直掉眼泪。 许多人都入伍好几次了,何曾见过这样真正为底层士卒着想的将领。别说是以前了,就是在现在,周围的那几个部曲,哪怕是原本隶属于王贲麾下的精锐战卒,也是个个想家,却又无能为力。 军吏们或许可以通过私有渠道,传信回家。而底层的小兵,没有传信的渠道,许多人更是大字不识一个,哪怕有千言万语想对家人诉说,却无奈千山万水阻隔,只能坐在营中空想落泪。 这样的情况下,赵佗愿意想士卒所想,通过自己的能力,为士卒们解决思乡之苦。真正将他们当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非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底层小兵。 这样的真情实意,大家都能感受得到。 赵佗如此对待士卒,士卒们自然也是心生感动。 “我欲为军候效死!” “我想和家里人说的话,军候都帮我写下了,就算此番战死,我也再没有了遗憾!” “我真想一直都做军候的兵,永远!” …… 这一曲士卒,原本低落的士气,在这一日振奋到了极点。 赵佗走在营中,见到每一个士卒都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不由点了点头。 如此,军心可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来自然是真心为士卒着想,缓解他们的思乡之苦,放松他们的精神。 二来亦是为了提振士气,让士卒拥有战心。 因为接下来的这场大战,他需要这些人为他效死,心中不能有二意。 时间一晃到了李信来到淮阳的第四天,赵佗接到他的传信,连忙赶赴中军大营。 一进主帅军帐,赵佗就看到李信一个人坐在桉前,神色欣喜的看着上面的简牍和帛书。 “将军。”赵佗拱了拱手。 “你那些书信运走了?” 李信目光还落在手中的简牍上,头也没抬。 赵佗禀道:“是的,今日清晨送走的,共五车。” 李信这才抬头笑道:“你这赵佗倒是挺懂军心的,我听其他几个裨将军说,他们麾下那些士卒见你这一曲为士卒写信,也都吵着要跟家里写信呢。” 赵佗笑了笑,若是其他部曲也都这样做,那对底层的士卒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 李信只是随口一问,转而就说起了正事。 “我之所以叫你来,是因为之前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还有安插在楚国的那些间人也都有情报传回。” 听到这话,赵佗忙正襟危坐,这可是正事。 李信将手里的简牍往赵佗那边一扔,大笑道:“楚国果真如我所料,以为我必定攻取项城,所以如今数万楚军尽数跟着项燕集中在项城里。就连楚王征调的楚国东境的士卒,也都在向着项城进发!” “楚军意图死守项城,反而平舆那边只有三千人守卫。平舆城小,我以三万车骑突袭,只需半日就能将其拿下!” “按情报,平舆之后的寝丘、胡邑也都没有多少兵卒,最多一两千人罢了,以此人数绝对挡不住我的奇兵,足可让我一路驰骋南下。赵佗啊赵佗,我的奇策可以实施了,一切都如我所料,没有半点偏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