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赵佗坠马 (第2/2页)
楚之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若是谁先扛不住,撤兵回去侍弄秋收之事,那就会给对手留下破绽,一不小心,就会遭受致命一击。 不过项燕和王翦皆是沉稳老将,秦楚也是大国,国力还经得起消耗,哪怕这一战耽误国内的秋收,他们也不会撤兵退下。 …. 所以照眼前的形势,两军多半还要在淮北再对峙几个月,直到有一方耗尽国力,才会决出胜负。 若要打破眼下僵局,尚需一场新的突发事件。 濮阳。 古称颛顼之墟,乃是上古时代颛顼古帝的都城所在,因而又被称作帝丘,到春秋时又是卫国的都城。 秦置东郡,将卫君迁徙到野王之地。 濮阳就归了秦国所有,被设置为东郡的郡治所在。 此地据中国要枢,不独卫之重地,抑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和齐国手中的甄城一样,都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故而赵佗率兵直奔此地,东郡郡尉奉诏征召的两万兵卒和民夫也都屯聚于此,等待着已经接到秦王诏令和虎符,获得东郡兵力指挥权的裨将军赵佗前去接手。 这一日。 刚上任不久的东郡郡尉屠睢,带着一干属下等在濮阳城外。 或许是因为十万齐军屯兵于边境,给东郡的秦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让这一两个月来整个东郡境内的气氛都极为压抑。 为了提振士气民心,郡尉屠睢今日组织附近秦 人都到城外来观看那位拥有名声的赵将军,带着两万秦国精锐来此的场景。 亲眼见到有两万秦军助阵,东郡的秦人就不用再惧怕边境上的十万齐军了。
所以这一早上,濮阳城外人头攒动,无数人拥挤在一起,争相踮脚,想要看一看那位威名极盛的赵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是不是真如传言中说的那么年轻。 …… 就在东郡众秦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不知是谁叫了一声 众人举目望去,果真见到西方道路上,正有一支黑甲军队向着此地行来。 车辚辚,马萧萧。 在开道的车兵和骑兵之后,便是矛戟高举,黑旗招展的秦国大军。 只不过,当那支秦军走到近前,等大多数人都能看清时,许多人却满脸愕然。 因为这支秦军竟然军容不整,行军队列颇为散乱,且许多士卒一边走还一边说着话,跟随在侧的秦军军吏也不太管事,甚至有些军吏还加入其中,边走边聊。 好在这些军纪散漫的只是普通士卒罢了。 没看到簇拥着主将大纛的数千短兵就显得十分精锐吗? 精神抖擞,步伐整齐,一个个的都是勇勐壮士。 一看这些士卒的体型,就让人想起《诗》中所言的一句,有这些壮士守卫东郡,何惧那齐***队。 …. 更别说,这支军队的主将,更是秦国赫赫有名,功勋卓着的少年将军赵佗,盛名之下更让人期待无比。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大纛之下的一匹骏马上。 赵将军似乎是为了展示自己高超的骑术,没有坐战车,而是骑在一匹高大威武的战马身上。 赵将军头戴威武的鹖冠,身上穿着精致的甲胃,腰间还配着华丽的长剑,处处皆透露着威严高贵的气质。 只是因为距离太远,再加上周围短兵簇拥,让许多人难以看清赵将军那年轻的脸庞。 东郡郡尉屠睢,大笑一声,带着一干属下向着赵将军的战马走去。 赵将军似乎与屠郡尉颇有交情,连忙下马相迎。 就在赵将军下马的一瞬间,异变陡生,那战马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嘶鸣一声,人立而起,将背上的赵将军直接给甩了下来。 紧接着,还不等围观众人明白发生什么事,赵将军的短兵便呼喊着把坠马的赵将军簇拥保护起来,人叫马嘶,乱成一片。 不知是谁叫了一声! 紧接着便传荡开来,四处皆言之语。 人群中,有几人面面相觑,满脸惊愕。 他们刚才虽然没看清那秦将赵佗的脸,但坠马的过程却看得清清楚楚,再加上这濮阳城外混乱的场面,如何还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几人自慌乱的人群中,缓缓退到后方,向着东方甄城方向奔去…… 起飞的东君 华书阁】ww,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