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真种田,有泥鳅和黄鳝 (第1/2页)
初级‘精灵’萌宠卡片用于汪仔身上,初级‘金灿灿’玉米种子种在地里,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竟然…… 它们反馈出来的信息已经很明晰,季然算是彻底地明了,系统出品,非同凡响。 而另一样奖品‘今晚吃鲫’,不用再试季然也敢断定,绝非那款一字之差的网红鱼饵所能比挨。 至此,季然基本上能够确定,系统是个逆天的存在。套用网文上的一个词,金手指。 系统无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金手指。 点石成金的手指,简称金手指。 但,身怀金手指,是否就此改变咸鱼的生活姿态,是否努力去挣钱,从而激活更多系统的后续抽奖? 季然目前的答案仍旧是顺其自然。 他对当下的生活状态,很满意,暂时还没有改变的想法。先就这么着吧,后续看情况再说。 早上煮了个鸡蛋面,汪仔的则又是三四两生瘦rou片,两人一狗吃完。 “老爸,今天咱们去哪里玩呀。” 洗碗的时候,豆花一脸期待地问。 每个周末,只要没有别的事情,季然从来都不会待在悠然居,他会带闺女外出。 要么是钓鱼,要么是荒原各种打野,要么是到其它地方去游玩,包括城里面。 总之季然的目的只有一個,在让闺女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尽可能地增长她的见识阅历。 “今天咱们去帮你爷爷奶奶干活。” 季然记得几天前回家里时,父亲说过这周末会弄秧田。 二老有什么事情,是不会主动喊他去做的。不因为别的,他们觉得自己搞得定,就不麻烦儿子了。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做父母的,永远都宁可他们再苦再累一些,以换取孩子能更轻松。 “好啊,都几天没看到爷爷奶奶了。” 豆花是真的懂事,要是换作别的她这个年纪的小孩,一听不去玩,还要干活,怕是立即就各种撒泼打滚地闹腾。 可豆花从不会如此。 “出发。” 收拾完灶房,季然带着闺女上了车,汪仔当然被抱在豆花的怀里。 …… 江边村说是个小村落,那是因为地处偏僻,祖祖辈辈住的人历来就不多。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大趋势下,人口流失相当的严重,且流失的主要还是最能创造价值的青壮年人。 季然去年回归时,和村长王富源聊过天。 老村长叹着气告诉他,迄今为止,村里在藉户数,还有不到三十家;在藉人口,还有也就堪堪里百来人。 而常年留守在村里的人数,三份里一份都不到吧。 江边村的人是少,然而版图一点都不小。 放眼全国,就没有几个偏远山村的面积会小的。它们可能一个山头,一片荒原,就比许多的村落还要辽阔。 江边村是真不小,从季然所在的村尾村西,开车到村东家里,就花了差不多十一二分钟。不过这个时间,有一小半花在弯弯绕绕的村道上。 …… 季家原本是一幢一层楼的寒碜平顶红砖楼。 季然在沪创业挣到的第一桶金用来扩大了公司的经营,后面几桶金直接拿回来加盖修饰了屋子。 父母cao劳了大半辈子,为了季然兄妹俩呕心沥血,季然认为自己绝对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他们过上品质更好的生活。 当然,当时父母是反对季然做法的,他们认为一层楼的屋子住着挺好,好钢当用在刀刃上。 季然执意,他们也没辙。 两层半的白瓷片小别墅,座落在一片竹林与一片树林间,屋前一个大菜园子,园中间还有一口鱼塘,很惬意的居住环境。 季父季忠厚今年六十出头,由于当年在部队里当了数年兵,退伍回来时年纪有那么大了,是以结婚较晚。 岁月不饶人,当年和季然一样高大挺拨英武的青年,现如今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身材略佝偻的老头。 季母吴兰亭比丈夫季忠厚小了五岁,但看上去差不多年纪。在她的脸上的皱纹沟壑交错,耳侧双鬓亦染白霜,岁月的痕迹非常明显。 此刻,二老正在屋前拾掇锄头簸箕等农具,准备去农田里劳作。 “然子回来了,我宝贝大孙女回来了。” 看到季然携闺女回来,二老皆是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爸,妈。” 季然下车笑着向父母打招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