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战一触即发 (第2/2页)
r> 康韩大赞:“军师虽也是文人,论气节却要比那些腐儒高出千百倍不止!” 高琛却理性得多,道:“可文官们的忧虑不假,以盐城的矮墙,用普通梯子都能爬上来;即便将民船调用过来凑一凑,水师也不过百来只船,倭寇号称五万大军是鼓吹,实际肯定不会少于我军;泰州与通州的水陆军都被牵制,倭寇肯定不会轻易让他们来援,唉……这场大仗,来得实在不是时候。” “不,这场仗来得恰到好处!” 宋澈先安慰道:“高大人勿忧,且听我分析全局——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倭寇算他三万人,三百条战船,且控制了海域,能进能退,这是他们的优势; 我军虽在人数与战船上低于他们,却占据了城池,控制了龙口港,有强悍的马步兵,有先进的枪炮,还有保家卫国的决心; 倭寇乃侵略者,队伍中海盗,浪人,倭兵,编制涣散,语言都不通,一群自私的掠夺者,如何能万众一心? 且倭寇没有战马,只有步兵,攻城装备必定不足; 以我之长,攻敌人之短,以我之短,避敌人之长,此乃获胜的关键;
我军战船不足,便不与之海战,放他们登上大陆,也就成了我囊中之物; 龙口港距盐城最近,他们必定会在辞陆,然港口已被鲍将军炸毁,倭寇要登陆便必须抢滩,没有港口码头,大船进不来,只能以船冲锋; 船的优劣便是进攻快,兔慢,想要不被海浪冲走,必须扎堆停靠。” 他笑着问:“高大人可还记得,在杭州抗击倭寇时,是如何取胜的?” 高琛惊呼:“连船火攻之计!” “不错,连船就该用火攻,但此次大战不同于杭州,火烧连船只能为辅,不能为主;” 宋澈顿了顿,先看向康韩: “若倭寇强渡龙口港,我军可分兵两路,一路由康将军率领五千人,在龙口港与倭寇交战,记住了,只许败不许胜,且要造成我军奋力抵抗,却不能敌之假象;” 随后又看向鲍大友: “先前攻打三关之时,我曾观察到山麓与港口相连方向有一片竹林,长得密密麻麻,极其适合隐藏; 鲍将军分拨三千人,带足燃烧瓶,炸药为另一路,隐藏于竹林之中静观其变; 康将军败退,倭寇抢滩成功,必定气焰大涨,挥军乘胜追击; 待倭寇大军兵临城下,我自有妙计能拖住他们攻城的步伐; 时机到了,我会命人在盐城点燃烽火,鲍将军见狼烟起,便率军冲出竹林,直奔倭寇船只,烧毁他们的船只,切断他们的退路! 没有码头,大船进不来,纵使倭寇来援兵也不能及时; 若鲍将军得手,以火流星为号,那时全城皆兵杀出,前后夹击,此战必胜!” 他又对高琛道:“高大人,他们既送头颅,我们何不还他两筐,砍去王彪与徐涛的头颅,再配几壶尿酒,给他们送去。” 高琛大赞:“甚好!” “哎,军师,王力是贼头子,为何不砍他啊?”康韩不解。 “王力若死了,王直便不一定会来了,活人可比死人有价值,”宋澈笑道:“何况我拿王力另有用处。” “那就,备战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