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_0126【两面下注】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26【两面下注】二合一 (第2/4页)

有名将之资,若是不做将军,太浪费了。”聂东吹捧了一句。

    “着哇!”

    刘锜心中大喜,激动道:“俺也是这般觉得,念个劳什子书,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方为好男儿。”

    一路闲聊下来,他已将聂东引为知己,不过好在他也没忘了目的。

    瞥了眼队伍最前方的韩桢,刘锜压低声音道:“聂大哥方才说所道法秘术,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聂东点了点头。

    刘锜赶忙问道:“有何神异之处?”

    聂东添油加醋道:“此法若练至大成,举手投足间,便能催动全身气力。小衙内天赋异禀,虽比之县长差了一些,但也是人中龙凤,若是能学成,以一当百,不在话下!”

    “当真?”

    刘锜又惊又喜,音调不由抬高。

    “某家从不诓人。”

    聂东拍着胸膛保证,配上一脸憨厚的表情,让刘锜不疑有他。

    “俺可能学?”

    “这……县长说凡我军中弟兄都可学。”

    “那俺也参军!”

    刘锜没有任何犹豫。

    此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学成之后,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神勇雄姿。

    聂东不敢做主,说道:“参军之事,还需县长点头。”

    “县长?这是个甚么官职?”

    刘锜还是头一次听到这奇怪的称呼,面色疑惑。

    “县长么,便是一县之长。”其实聂东也不清楚,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

    “可一县之长不该是知县么?”

    “那俺就不清楚了。”

    刘锜看向韩桢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虽年少,但并不是傻子。

    生于将门世家,眼界自是不凡,他隐隐察觉到韩桢这伙人,好似有些问题,不过倒也不是寻常匪寇和反贼。

    而且,不管是韩桢还是聂东,都让他心生好感。

    左右都已经逃出来了,且先到了临淄县再做打算也不迟。

    ……

    一路走走歇歇,直到天光放亮,众人终于临近临淄县。

    沿途没有发现敢炽军的踪影,这让韩桢心中不由松了口气。

    若是敢炽军打来,有五百多步卒守城,县城肯定不会被攻破,但周边的村落就不好说了。

    到时村中百姓被裹挟走,对韩桢而言,也是巨大的损失。

    路过军营,韩桢下令道:“聂东,领步卒将战俘先押至军营。”

    “得令!”

    聂东领了差事后,指挥着小武将战俘统统押入军营里。

    这些战俘走了一整夜,一个个双脚酸软,肚子里空空荡荡,进了军营后,一个个立刻瘫坐在地上。

    刘锜倒是没去军营,反而跟在韩桢身边。

    见状,韩桢也不在意,领着长长的商队来到县城。

    县城大门紧闭,城墙上人影绰绰。

    “是县长!”

    “县长回来了!”

    城墙上响起一阵欢呼。

    紧接着,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张和领着一队士兵迎上来。

    韩桢问道:“昨夜可有敌军来袭?”

    张和答道:“禀县长,昨夜风平浪静!”

    闻言,韩桢吩咐道:“此次押送回来一千余战俘,你领士兵们回军营,接替聂东等人看管。”

    “得令!”

    张和抱拳应道。

    进了城,韩桢径直来到县衙。

    “县长!”

    “县长!”

    站在门口值差的衙役见到韩桢,立刻拱手行礼,神色恭敬。

    见到这一幕,刘锜心中愈发好奇了。

    观其言,察其色,他发现这帮衙役对韩桢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这就很有意思了。

    他父亲曾任过边境知州,舅父又是一县知县,所以他对州县衙门极为熟悉。

    一县之尊乃是知县,其次是县丞、主簿,再次是县尉。

    但这个所谓的县长,他却闻所未闻。

    眼前这些衙役,却又表现的理所当然。

    难道说,朝廷又设立了新的职务?

    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当今官家轻佻,给一块石头封侯这般荒唐的事儿都能干得出来,设立个新的职务,似乎也就能说得通了。

    翻身下马后,将马缰交给衙役,韩桢迈步走进县衙。

    常知县端坐在大堂之内,神色萎靡,看样子昨夜并未睡好。

    “大哥!”

    朱吉快步走上前。

    见到自家小舅子兼挚友安然归来,常知县长舒一口气,庆幸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此次多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