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定是去投了韩桢】 (第3/3页)
大,怎会贪这些小钱,因小失大。 所以,他丝毫不担心。 有了聂东做表率,小武也出声道:“县长,俺也存。”
很快,十几名西军纷纷表示要存钱。 他们是逃军,在临淄县无亲无故。 这段时日已累积了不少赏钱,放在营房之中,着实是不方便。 这时,一名士兵迟疑道:“县长,俺想问一问,若是存了,想用的时候可以取出来么?” 韩桢答道:“随时可以取用,到时寻军中账房登记便可。” 他前几日便寻县里官营作坊的匠人,制作了一套防伪标识。 首先,取钱时需出示存款票据,票据上有防伪标识,这是第一层防护。 其次便是核对身份信息,这是第二层。 最后是对口令,这是第三层。 每个存款的士兵,都有一个口令,只有他们自己与账房知晓。 如此一来,便可保证不会出现冒领之事。 至于账房会不会贪墨,这一点韩桢也考虑过。 届时,军中账目他会寻县衙书吏抄录一份,作为备份。 每月核对一次账目,到时若是对不上帐,就得问问他手中的屠刀利不利了。 “好了,散了罢。” 韩桢说罢,也不理会那些个士兵,交代了聂东几句后,骑上战马,一路出了军营。 这种事情急不得,越是急躁,反而会让士兵心中疑虑。 如韩桢这般爱存不存的态度,反倒提升了可信度。 况且,有聂东几人打样,取个几次钱之后,剩下的士兵们自然而然也就信了。 …… 进了县城,先是回了趟家,跟韩张氏报了声平安,随后韩桢又赶到县衙,继续跟进账目清查的进度。 在簿厅坐了还不到半个时辰,一名衙役匆匆走了进来,将一封信交到他手中。 拿起信封瞥了眼,发现是赵霆的信,韩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昨个儿,他回了赵霆一封信,拿起屠龙刀对着军械价格就是一顿砍。 一套半身铁甲二十贯,皮甲五贯,长刀长枪三贯,强弩两贯。 末尾,又极为强硬的表示,爱卖不卖,不卖拉倒。 经过这几日的书信往来,他算是明白了,对赵霆这种人就得强硬些,否则这厮为钱,还能继续掰扯下去。 正如常知县所说的那样,赵霆此人心中早已没了文人节cao。 所以,谈及钱的事儿,不需要顾及什么脸面不脸面。 拆开信封,打开信件。 果不其然,赵霆并未因韩桢的措辞而发怒,反而还在军械价格上做文章。 不过这一次总算靠谱些了,每样军械只加了两贯钱。 韩桢在心中默默盘算了一遍,觉得可以接受,多出的两贯钱,就当是赶工的加急费用了。 抽出一张信纸,笔走游龙的写下一封信,吩咐衙役送到驿站后,继续埋头办公。 不知不觉间,日头西落。 感觉到簿厅内光线变暗,韩桢这才起身道:“时间不早了,你们将这些剩下的账目对完,便也下差回去罢。” “是!” 胥吏们齐齐应道。 除了县衙,韩桢踩着落日余晖,回到自家宅子里。 “阿郎辛苦了。” 刚进大门,管家便拿着一条马尾掸子迎上来,殷勤地掸了掸韩桢衣衫上的灰尘。 韩桢随口问道:“夫人呢?” 管家答道:“家里来了客人,夫人正在作陪。” 客人? 韩桢心下疑惑。 一路穿过垂花门,就见二院客厅里,韩张氏与安娘正说着话。 “二郎回来啦!” 见他回来,两个女人纷纷站起身,迎了上来。 只是刚凑到近前,两人便皱起眉头。 他昨日奔波了一天,又与敢炽军厮杀,鲜血混合着汗水,经过高温这么一发酵,那味道着实有些冲人。 韩张氏催促道:“二郎且去洗洗罢。” 韩桢倒是没觉得,只是当他抬起胳膊闻了闻后,面色顿时一变。 好家伙! 就这味儿,县衙里那帮胥吏竟也能强忍着办公,着实不易。 PS:今天有事去了趟县城,忙活到晚上才回来,本来想请个假的。但是有作者朋友说,请假也要发四千字。 实在不好意思,欠的明天补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