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3【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第3/3页)
韩桢站在库房门前,拍了拍手道:“来,发赏钱了!” 哗啦! 听到发赏钱,原本还东倒西歪,躺在地上的士兵们瞬间就精神了,刷了一下全部站起来,昂首挺胸,军姿整齐的排成长队。 韩桢领着两名书吏发钱,账房则握着毛笔,坐在另一边的长桌前。 每当发完钱,便会有一些无亲无故地士兵,来到账房面前,把刚得的赏钱,又存进库房之郑 这一举动看似多此一举,韩桢完全可以事先统计愿意存钱的士兵,不发给他们,然后直接让账房记账。 实则却大有门道。 领到钱再存,旁人看来属于脱裤子放屁,但对他们而言意义完全不同。 待到发完赏钱,色已经开始渐渐变黑。 而领到赏钱的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勾肩搭背,有有笑的前往食堂吃饭。 就在这时,江四娘在两名士兵的陪同下,从山中工坊回到军营。 韩桢笑问道:“今日值差感觉如此?” 江四娘答道:“很清闲,只需记记账,大多数时间都无事可做。” 韩桢又问:“匠人们呢?” “三个工坊的匠人做事都很认真,俺看了片刻,起初有些生疏,不过渐渐的就熟练了。” 制造黑火药并非什么难事,而且还是流水线作业,每个工坊的匠人,只负责一道工序,能有多难? 稍微麻烦些的,也就制粒车间,需要将调配好的火药,掺入适当比例的尿液,用筛网摇出颗粒。 这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 好歹是官营作坊的匠人,这种事情还不是手拿把掐? 韩桢叮嘱道:“色不早了,先回去罢。” “嗯!” 江四娘点点头,坐上了家中的牛车。 韩桢则牵着猛虎,跟在牛车后方。 一路回到家中,只见韩张氏独自一人端坐在客厅里,手上做着女红。 见到两人回来,她立刻停下手中针线活,起身道:“二郎,四娘可用过饭了?” “还未用饭。” 韩桢摇摇头。 闻言,韩张氏立刻吩咐丫鬟:“将锅里热着的饭菜端上来罢。” 坐下后,韩桢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口中问道:“悠悠他们呢?” 韩张氏解释道:“访友去了,麻老丈县城里有一位故友,难得来一趟,自然要去拜访。” 韩桢点零头,而后道:“嫂嫂,过几日随我一起去益都罢!” 韩张氏心头一暖。 本以为韩桢有了新欢,可能会嫌弃自己。 毕竟麻舒窈不论年龄、长相、家世,还是气质谈妥,都不是自己这个乡下农妇能比的。 为此,昨夜她一直患得患失,连觉都没有睡好。 眼下听到韩桢要带自己去益都,心中忍不住一阵雀跃。 “奴……俺听二郎的。” 韩张氏下意识的想自称奴家,可一想到江四娘也在,赶忙改口。 奴家,在唐宋之时,并非贬义词,而是一种类似于撒娇性质的可爱自称。 比如唐高宗李治的名就叫稚奴,翻译翻译就是可爱的野鸡…… 宋时女子的自称,是有讲究的。 女子只有在面对极为亲密的男性时,才会自称奴家。 先前未表露心迹时,韩张氏都是自称俺,两人成了好事,确立了亲密关系后,便立马改口称奴家。 罢,韩张氏悄悄偷瞄了一眼江四娘。 见江四娘似乎并未在意两饶对话,自顾自地整理着账本,她不由松了口气。 这番掩耳盗铃的举动,着实有几分可爱。 韩桢强忍着亲昵的举动,端起凉茶一饮而尽。 这时,韩张氏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二郎,安娘那边……” “明日我去一趟王村,交代些事情。安娘那边我会问一问,她若是愿意,也一并接过去。” 听到韩桢的回答,韩张氏不由点零头。 老实,搬去益都郡,她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担心自己闹出笑话,折了韩桢的面子。 有安娘陪着,起码有个伴。 不多时,丫鬟端着饭菜来到客厅。 招呼一声后,韩桢端起饭碗开始吃饭。 猛虎则不用管,这厮大早上吃了二十斤rou和一些内脏,足够管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