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500【李二凤早就给出答案了】 (第1/2页)
大宋泼皮正文卷0500【李二凤早就给出答案了】轰轰轰! 断断续续的炮击,一直持续到傍晚。 守城金军与城中百姓始终紧绷着神经,时刻提防齐军杀来。 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撤退事宜。 首先,将军中原先的辽军将领,全部软禁起来,换上女真人,接着便是在城中搜罗钱财。 大同府即便守不住,他也不会给韩桢留下甚么。 …… 城外十里的齐军军营中,韩桢收到了马扩送来的奏疏。 高庆裔受降投诚。 见他嘴角含笑,小武好奇问道:“陛下,可是南方传来好消息了?” 韩桢答道:“并非南方战报,而是马扩劝降了高庆裔。” 闻言,耶律余睹面色有些不自然。 高庆裔原先是他的部将,却铁了心跟着金国,更是在他发动突袭之夜,率领挡住去路,两人可谓是积怨已久。 而现在,高庆裔降了陛下,往后两人又会同朝为官,这让他心里不免有些别扭。 见状,韩桢问道:“晋王怎地了?” 耶律余睹斟酌道:“陛下,高庆裔此人反复无常,当初降金后,对完颜宗翰忠心耿耿,前几日还对臣拔刀相向,拦住去路,丝毫不念及旧日情谊。微臣担心,高庆裔极有可能假意归降,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无妨。” 韩桢摆摆手,笑道:“高庆裔交了投名状,屠戮军中一百余名女真督军,纵然是假意归降,完颜宗翰也容不下他。” 在金国,女真是一等人。 屠戮恁多女真人,定会引起金国高层震怒,谁都保不住他。 “原来如此。” 耶律余睹面露恍然之色。 韩桢不想耶律大石做大,同样也不希望耶律余睹做大,高庆裔就是埋在耶律余睹身边的一根钉子。 虽然耶律余睹反叛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防,人终究会变的。 未雨绸缪嘛。 还是那句话,平衡。 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北地要乱,一个混乱的北方,才最符合韩桢的利益。 但这种乱,却不能挣脱韩桢的掌控。 扶持耶律大石对抗金人,扶持耶律余睹制衡耶律大石,扶持高庆裔平衡耶律余睹,这一整套战略,由大到小,环环相扣。 早就唐初时,李世民就完完整整的为后人展示了一遍驭边之术。 自DTZ被灭后,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这些个外族,被李世民玩弄于鼓掌之中,使其互相制衡约束,让你强就强,让你弱就弱。 待时机成熟,一口气全灭,尽数纳入大唐版图之中。 奈何后人不争气,答案放在那,都没法抄。 而如今,韩桢捡起这份答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节上的优化。 只能说,华夏先辈们留下的遗产太多了,多到用不完。 任何事情,翻翻史书,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情况,而先贤们早已给出了答案。 既然是用来平衡耶律余睹,赏赐自然不能差。 韩桢当即写下一封手谕,授高庆裔为西州军都帅,连同一箱缴获来的金银珠宝,一齐送往兴和镇。 做完这些,就见仇牛快步走进帅帐:“启禀陛下,大同府城中密谍司密探,冒险送出一份密报。” “呈上来。” 韩桢目光一凛,立即吩咐道。 待看完之后,韩桢抬起头,迎上一众将领好奇的目光,缓缓开口道:“完颜宗翰准备弃城而逃,如今正在搜刮城中粮草钱财。” 韩世忠几乎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完颜宗翰想逃,无非途径归化州,入中京道。陛下可设伏兵于熊耳山和苏木山,如此一来,不管完颜宗翰走哪一条道,都能拦住。” 大同府的山川地形,他已不知看过多少遍,彻底印在脑海之中。 一旁的魏大却皱眉道:“完颜宗翰麾下还有八万大军,怕是拦不住。” 十万齐军定然无法全部派去伏击,接手大同府后,最少需要留守五万大军,如此方才能保证大同府不乱。 何灌沉声道:“就算拦不下,也得咬下几口rou,不能让完颜宗翰这么轻易的逃回去。” 就在一群将领讨论着如何伏击之时,却听韩桢说道:“不必伏击,放他离去。” 啊? 韩世忠等人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正如何灌所说,就算拦不住,也能让完颜宗翰付出惨重的代价,损失三五万士兵。 “朕自有朕的道理。” 韩桢摆摆手,不愿多说。 闻言,韩世忠等人虽觉遗憾,但也不再多言。 将领们考虑的是眼前得失,停留在战术层面。而韩桢则看的更长远,着手未来三五年的战略布局。 韩桢不想看到一个团结的金国,继续保持三方内斗,才是好金国。 原本金国三方之中,完颜宗翰势力最大,实力最强。 而今被韩桢斩去左膀右臂后,实力与完颜宗望相仿,如果再行伏击,让完颜宗翰损失惨重,那么完颜宗望将一家独大。 完颜宗望这个人,有能力有威望,关键他的身份摆在那。 金太祖阿骨打的嫡长子。 是金国下任皇帝,最有力的竞争者,没有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