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王禀先走一步!】 (第3/3页)
韩桢,只是心中悲痛,不免夹杂着一些情绪。 韩桢也不在意,吩咐道:“何灌,稍后派人协助王荀,将王正臣的尸身送回开封,风光大葬,一应开支,由内帑府支出。”
“陛下仁德宽容,末将代王家多谢陛下!” 何灌躬身一拜。 受降的胜捷军们,一个个面露感动之色,心中只觉韩桢果然是明君,心胸广阔。 对于忠臣烈士,哪个皇帝不喜爱? 谁都希望自己麾下有个诸葛亮,可以放心大胆的托孤,而非司马懿。 …… “不好了,张知府,北城门被攻破,胜捷军出城受降。” 张孝纯端坐于大堂之中,听到这个消息时,面无波澜。 当城中百姓不愿协助守城之时,他就已经清楚,齐军入城是迟早的事儿。 没了百姓自发守城,仅靠两千余将士,如何能挡住数万齐军? 守城守城,百姓才是守城一方最大的底气。 去岁金国南下,太原城军民同仇敌忾,上下一心,男女老幼皆可上阵,十二万百姓人人皆兵。 要知道,原时空里,金人第二次南下,太原可是足足守了二百五十天。 王禀才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城中百姓的支持。 而今,太原百姓心向齐国,这种仗根本就没法打。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衙役跑进大堂:“张知府,王统制自尽,齐……齐国皇帝进城了。” 王禀自尽的消息,终于让张孝纯面无表情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波澜。 沉默了片刻,他开口道:“王统制尸身何在?” “陛下命人护送王统制之子,将尸体送回开封府,风光大葬。” 衙役这会儿也不装了,直接称呼韩桢为陛下。 张孝纯点了点头,挥挥手:“本官知晓了,你下去罢。” 韩桢心胸广阔,应当不会为难城中百姓,如此一来,他也就心安了。 “小的告退。” 衙役转身离去,满心欢喜的去迎驾。 不多时,在一众官吏的簇拥下,一道英武霸气的身影大步踏进府衙。 龙行虎步的走进大堂,韩桢上下打量了一眼张孝纯,轻笑道:“久闻张知府贤名,今日终于得见。” 张孝纯站起身,掸了掸官服,躬身作揖:“外臣见过齐国皇帝陛下。” 韩桢没有羞辱王禀和他,给足了脸面,那他自然也不能如狂士一般猖狂。 礼不可废。 别看赵宋官员总是伪齐伪齐的喊,可实际上心里都清楚,齐国立国之正。 一来是各国都认可,并派遣使节参加了登基大典。 其次,便是传国玉玺在手。 “委屈张知府暂且先在馆驿小住几日。” 韩桢摆摆手,身后的老九立马上前,伸手示意道:“张知府,请!” 张孝纯一言不发,迈步走出大堂。 此人能力是有的,但对赵宋死心塌地,几乎与李纲无异,所以韩桢打算先晾几日,届时再行劝降。 待张孝纯离去,韩桢端坐与堂案后方,朗声道:“韩通判!” “微臣在!” 韩锦孙立刻迈步走进大堂,面色恭敬。 他早就想投奔齐国了。 主要是赵宋让他看不到一丝希望,反倒是齐国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且家人亲眷都在汴京城内。 韩桢下令道:“韩卿率领官吏通知城中百姓,一切照旧,不需恐慌。” “微臣领命。” 韩锦孙心头一喜,转身离去。 花了两天时间,砍了一批贪腐严重的官员,又提拔了几名胥吏,韩桢却依旧没有走的意思。 第三天的中午,老九忍不住问道:“陛下,咱们还要在太原待多久?” 韩桢打趣道:“怎么,想婆娘了?” “嘿嘿。” 老九讪笑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末将离京时,四娘刚刚怀上,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闻言,韩桢轻笑道:“算算时间,折可求也快到了,等见了他,再去一趟西北便回京。” “折可求要来?” 老九一愣,他作为亲卫,这段时间的信件密报都是经由他手交给陛下。 他不记得,这段时日折家有递过求见的折子。 韩桢说道:“折可求是只老狐狸,所以必定会来。其实,朕倒希望他蠢笨一些,不要来太原。” 折可求不来,他就有理由,有借口,正大光明的收拾折家。 今天有点事耽误了,更新晚了,不好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