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528【赵霆:该我背锅了】 (第1/2页)
宣德门外。 赵富金身着盛装,头戴凤冠,雍容华贵。 韩张氏等一众嫔妃同样身着盛装,静静站在后方。 当韩桢的身影出现在御街尽头,众女双眼纷纷一亮,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安娘与狄家姐妹即将临盆,隆起的肚子将宫装高高撑起。 待韩桢架马来到近前,赵富金强忍着扑上去的冲动,姿态优雅的盈盈一拜。 “臣妾恭贺陛下得胜凯旋,为陛下贺,为大齐贺。” 见安娘与狄家姐妹挺着大肚子,颤颤巍巍的行礼,韩桢被吓了一跳,赶忙说道:“皇后与爱妃不必多礼。” 迎着一众女人的美眸,韩桢大手一挥。 “回宫。” 浩浩荡荡的回到皇宫后,韩桢没功夫与一众妻妾温存,而是先在垂拱殿接见群臣。 此次御驾亲征共计三个多月,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处理。 韩桢朗声问道:“国内如何?” 此次夺取西京道,先后征调了三十余万民夫,运送粮草辎重。 如今,依旧有十万民夫往返中原与北地。 另一边,攻宋征调了二十万民夫。 士兵要吃喝,这些民夫同样也要吃喝拉撒,这都是钱。 打仗打的就是钱,自战事一起,国库花钱如流水,国内粮价飙升。 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普通百姓。 好在韩桢的闪电战十分成功,否则一旦拖上一年半载,国内必然怨声载道,哀鸿遍野。 谢鼎答道:“国内暂时安定,由商务院牵头,各路、州、府县介入配合,目前将粮价稳定在百姓可承认范畴之内。再过一两个月便是夏收,山东、两淮、江南两路等地稻米收割,除开供应前线将士之外,还会有不少结余,届时粮价会重新回落。” 韩桢又问:“河北两地呢?” 常玉坤出声道:“经过去岁一年休养生息,今岁河北应当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若今明两年不遭遇大面积天灾,不需国库补贴。” 河北两路坐落于华北平原之上,又有黄河穿境,毗邻渤海,本该与两淮、江南一样成为粮仓,结果在赵宋手上,却成了贫瘠之地。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燕云十六州不在手中。 不管是三易黄河,还是年年兵灾,追本溯源都是为了国防。 直到去岁韩桢北上抗金,打退完颜宗望,重新夺回南京道后,河北两路的百姓才总算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加上摊丁入亩,鼓励开荒,无息借贷种子、农具、耕牛等一系列仁政,让河北重新焕发了生机。 不过想要看到回报,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 说实话,河北两路能做到自给自足,不给朝廷添麻烦,韩桢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河东与西北五路,则暂时没有甚么好法子,这两地是正儿八经的土地贫瘠,在没有解决掉西夏之前,只能由国库输血。 询问一番国内民政后,一众君臣开始议事。 吏部尚书赵鼎开口道:“启禀陛下,而今西京道、河东路、西北五路以及南方众多州府职位空缺,当地官员一个月前便上奏,言政务繁忙,而官员与补官数量稀少,只得身兼数职,因此请求增添官员与补官。” 韩桢下旨道:“命各路州府按当地实缺开科取士,内阁拟旨,于下月月底开锁厅试,进奏院配合宣传。” “臣领命!” 赵鼎、麻允迪二人躬身应道。 这时,工科院副院长余伯庄上前一步:“陛下,工科院等四座学院已建成,而今生员寥寥无几,是否该考虑招生?” 话音落下,一众朝臣神色各异。 余伯庄这就属于没眼力劲儿了,四大学院建成,生员稀少陛下不知道么? 自然知道。 之所以一直没提,明显是打算留待南北一统后,给南方士子的甜枣。 关键这事儿陛下又没法明说,一旦说了,会引得中原和北地的士子心里不痛快。 目前,齐国政治框架下,百姓晋升道路大致有三条。 其一,参军。 其二,参加补官科试。 其三,入四大学院。 学院学子毕业后,可直入各院为补官。 赵霆知道自己顶锅的时候到了,立马跳出来反驳道:“臣以为,招生之事可缓一缓。四大学院乃强国之基石,宁缺毋滥,待南北统一,再行招生也不迟。” 有些事情,皇帝不好说,需要一个臣子代自己说。 此事传出去,中原士子骂的也是赵霆,和韩桢无关。 余伯庄也并非蠢笨之人,立刻明白了,赶忙躬身道:“赵相言之有理,是下官cao之过急了,还请陛下恕罪。” “余卿心怀社稷,何罪之有。” 韩桢打了个哈哈,将此事略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