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的卯金刀_第三十八章 主动去借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主动去借人 (第1/2页)

    刘泰秉承做人不绝,日后好相见,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手下,他们可是要给自己卖命的,自己没必要把这件事情给做绝。

    所以说这句话时,倒相当期待的看着他们。

    这几个屯的人相互对视,最终有个青年站出来道:“我可以试试!”

    刘泰看着这站出来的小孩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本名叫做张大,不过梁军史给我取了新名字,他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便是河一。”这青年说到这里看着刘泰的目光却相当自信。

    “张河一,名字不错!”刘泰点头道,“你确定你能接任军史的职务!”

    “我一定可以,还请司马不要解散了我们屯!”张河一很认真道。

    “其他人呢?!”刘泰倒没回答,目光却向另外两个屯看了过去。

    说实话,虽然刘泰一直鼓励这些人学习,让军史们长期教授他们《汉书》,甚至只要他们愿意学,刘泰自己都掏钱准备笔墨。

    但对于将士们来说,学习认字多苦啊,这又没给自己加工资,自己何必要去吃这苦啊!

    毕竟实际上学习是种相当反人性的习惯,毕竟给予的正反馈太少了。

    就好像谁都知道主动去学习一份副业,把这份副业专研到高深处,那甚至能成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但真说起来,更多人还是更加愿意用这时间去消遣,而不是去学习。

    因为消遣的快乐是自己能马上享受到的,但去专研去学习至少要1000个小时起步,你才能说入门。

    甚至因时代发展得实在太快,尤其当人工智能出来后,谁也不敢保证,你学习到的知识,是不是已经被人工智能给替代掉了,那么自己努力学习就更没有意义了。

    这一件事也是如此,虽然刘泰相当努力的给战士们灌输思想,督促他们学习知识。

    但因为刘泰手中的权利有限,学习知识既不跟他们的工资挂钩,也不跟他们的职务挂钩。

    如果不是交手汉书的军史,真在撰写属于他们的历史,让他们有种传承的信仰,塑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那也不会对自己的屯要解散而如此的感觉到耻辱。

    而对刘泰来说,推进部队的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算是自己与这时代军人最大的区别了,这也是刘泰带兵的最强法宝。

    正是如此,刘泰对于思想工作抓得最重。

    自己所需要的不仅是这些人能听听《汉书》,讲讲《三国》,自己希望得是他们能为大汉再次伟大而奋斗,是他们能为让大汉复兴而努力,成为大汉复兴的种子。

    而思想这一种东西,单纯用口去说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跟现实联系起来。

    可惜自己的权利不够大,财富不够多,那就只有在制度上让他们重视起军史。

    在军事制度上,至少让一小部分人能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哪怕只识字也可以。

    面对刘泰的注视,其他两个屯也终于有人站出来,开口道,“我们也可以!”

    刘泰看到这幕点点头,然后道,“习主薄,一個月之后你来核查他们的军史,若不足就将他们三个屯解散,若通过便为他们屯的新军史,不过在这期间,你们三个屯暂时不许招募战士进行补充。”

    “得令!”听到刘泰的话,张河一等人连忙答应了下来。

    倒是习主薄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刘泰不由嘴角一笑,他也明白了刘泰放他们一马的心思。

    这时候,刘泰继续道,“所有屯长与军史留下来商量新兵招收事宜。其余士卒以屯保持完整军列,跑完校场二十圈后解散休息!”

    听到刘泰的话,这些将士们也没多少迟疑,马上按照刘泰的命令奔跑起来。

    刘泰能感受到,自己指挥自己的军队顺手多了,一声令下,便有种如臂使指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令人陶醉,不过刘泰也就微微沉迷,也马上清晰过来,毕竟道阻且长啊!

    而将士们更加听从刘泰的命令,甚至让刘泰生出一种如臂使指的感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泰在这场汉晋长平之战中的表现。

    刘泰的表现优越,对于上位者们来说,刘泰是一名值得投资的猛将。

    而对于下面的将士来说,经过血与火的淬炼,尤其在黑夜中正面击溃曹武与淳于定的部队,就更让将士们的信心腾升了一大截。

    至少以后刘泰的军队面对夜袭,绝对比其他的军队要镇定很多。

    说到底,最下层的士卒也是人不是NPC,虽然给他们吃三餐,让他们学《汉书》,引导他们识字,他们能感受到刘泰对他们的优待与严苛。

    但知道刘泰的好不一定代表对刘泰掏心掏肺感天动地,恨不得一个个给刘泰做死士。

    尤其刘泰到现在也就十四岁左右,这时也就刚成年的年龄而已,换了任何一个正常人,心中多少有几分不服气!

    这一丝丝的不服气,随着这一场长平之战,刘泰引丹水,破王旷,战宜阳……一样样的战功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刘泰是一个优秀的将领。

    而作为士卒终归希望跟着优秀将领混的,毕竟跟着优秀的将领才能在战场活下去,跟着优秀的将领才能在战场建立功勋。

    这就好像真到战时,你想跟着以人屠为名的白起,还是跟着仁义著称的宋襄公。

    这是用脚指头去想都能够想出来的答案。

    所以经过血与火的试炼之后,别人不管怎么想,这些刘泰军队中活下来的战士基本上从因军纪而尊从刘泰的命令,变成因信服而遵从刘泰的命令。

    也许到不了那种哪怕前面有坑,刘泰一声令下他们便是填进去,把自己的身躯当桥梁,让部队顺利行军的地步。

    但至少,他们与刘泰之间的沟通成本进一步的下降了。

    刘泰并没有深究,只当一场战争下来自己跟将士们进一步的磨合了。

    而是转头对留下来的将士们道,“我让你们留下来有两件事!”

    刘明是亲卫长,是心腹之中的心腹,开口道,“少君有什么吩咐?”

    刘泰道:“第一件事情就是招募新兵,这件事情交给刘明和葛信你们来接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