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1986_11 这个真没见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 这个真没见过 (第2/2页)

年并不买账,很常见地回了一句:“座位上写你名字了?”

    这是这个时代非常流行的口头语,极为明显地表达了不买账的意思。

    周围哄起来一片幸灾乐祸的、愤愤不平的、仗义执言的声音,小青年看到形势似乎没那么不堪,挑衅似的斜眼向上朝郝刚看。

    郝刚翻翻钱包,掏出故意装在里面的200块钱,拍了拍。

    “要么你让开,要么我们打一架让乘警把我们抓进派出所。火车上打架一般会罚款200元,我先交了,你们看着办。”

    黄进和梁天顺着郝刚的声音就架起了胳膊,都是打架的老油子。

    事情解决的很圆满,孤单的青年瞬间跑到了车厢的另一边,剩下的两个青年满心不甘让到了旁边。

    黄进和梁天想到了事情的开局却没想到事情的结尾,面面相觑,感觉学到了什么。

    这一件事就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混社会的李波和梅七都对郝刚如此敬畏。

    凌晨时分,车到韶关。

    郝刚推了推黄进,看他睁开眼后,就翻出毛巾先去找水洗脸。

    站在车厢接头处,郝刚望着天边漫天红霞,忽然想起韶关的丹霞山。

    惜夏曾在跨千年时陪自己来过韶关,要去看看所谓的“色如渥丹”,郝刚促狭地带着惜夏去看了“阳元石”。

    当时,惜夏很是暧昧地问了句:“就这?”

    晚上惜夏给郝刚写了一首诗:

    车过韶关,有珠玑巷,有古佛岩。

    我品味客家古语,追思前世千年。

    身前是葳蕤巨树,身后是你如画红颜。

    记住在这世纪的铭刻点,你已扎根在我心间。

    今生相伴,前世之缘。

    今生我虔心参禅,只求来世不见不散。

    郝刚轻叹:惜夏,你在哪里,今生可想再见!

    八九十年代的羊城火车站是最乱的火车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火车站都是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

    这座火车站承载了太多的人生传奇,传递了太多改革开放的信息,见证了时代的快速变迁,也让多少异乡客留下刻骨铭心的心寒。

    郝刚站在出站口,默默看着曾经熟悉的站前广场,听着南腔北调的叫喊声和汽车的鸣笛声。

    得到郝刚反复教育的黄进和梁天低着头,抱着包,一声不吭紧跟在郝刚身后,警惕地注意着靠到身边的每一个男人和女人。

    三个还算强壮的小伙子只要不惹事一般都是安全的,无惊无险的穿过广场,郝刚熟练的转过一条街,钻进一个宽大的巷子,找到了一个路边摊。

    “先吃饭。”

    虽然不合口味,但老黄和老梁仍然吃了个肚儿圆,一夜过来饿坏了。

    郝刚一想到回去还要再熬上一天一夜,就忍不住叹气,这次把这两个家伙带好了,打死我也不来了。

    郝刚带着两人看了海珠桥,又看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自行车洪流,下午才带着两人到了高第街。

    现在的高第街是全华夏最火的批发市场,一眼望去到处人满为患,从北路口走到义路口,短短的一段路三人走了一个小时!

    南腔北调的外地的商贩或缩头缩脑或挺腰凹肚在街上采购,货架子上毛线、晴纶、尼龙衫、T恤、健美裤,琳琅满目。

    梁天和黄进盯着魔术胸罩看了好久,这个真没见过!

    “丢人啊,回去就说给沈大侠听。”

    郝刚不无恶意的想着,当年沈大侠偷偷看裸体明信片的事情可是被郝刚拿捏了很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