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三:工地完结,林如海满意回家 (第1/2页)
又过了个八九天以后,林如海打电话一问,家中的地果然已住种上麦子了,这个事儿林如海的妻子连管也没有管。 人家不但没有朝她要耕种的钱,而且那麦种儿还是人家给她白搭出来的。 林如海一听事情已经这样了,他也只好放下心来了。 林如海现在什么也不想了,他现在也就死心跟地地在工地上上起了班儿来了。 毕竟这每上天的班,那就有每一天的工资呀,如果自己多挣些钱的话,那家中的日子也就宽裕一些的。 说句实话,对于这一点儿来说,没有人比林如海心中更清楚了。 林如海也早就看出来,这个工地时间长不了,恐怕再有一个多月,这个工地也就没有什么活儿可干了。 到时候也就天气冷了,自己回到家中,又可以在吹唱班子里瞎胡混了。 这天气一旦冷了以后,伤了岁数的人死亡率也就高了,到时候他们吹唱班子也就又兴旺起来了。 如果到时候再混上几个钱的话,那这小日子混的还真够可以的了。 说句实在话,老林也都五十岁挂零了,虽然他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可是,他从来没有外出打过工。 这展生不熟得出来一打工,他现在已经慢慢的适应了工地上的生活了,只是有时候多少有点儿想家,想自己的老婆孩子。 当然了,工地上也有工地上的好处,那就是看完工地以后,自己可以回工地上吃个现成饭,说句实话,这工地上的伙食也不算太累,吃的还算够可以的了。 这时间一长了,林如海还多少有点儿依恋这工地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一个多月就过去了,工地上再也没有什么活儿了,张工长也就张罗着放假了。 这个工地上也就四十多个工人,这是干的人家剩下的一些零工,放假的时候,老板也没有亲自过来,老板只拍了自己的一个堂弟和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一块儿过来的。 两个人结合着张工长三个人一块儿发工资,发工资都以现金的形式发下去的,每一个人领到工资以后,那都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轮到林如海领工资的时候,林如海站在了桌子的前面。 张工长笑呵呵的对两个发工资的人说:“这个人是老林,你们俩赶紧给他发工资吧。 这是他出工的天数儿,这是他每天的工值,你们就按这个数儿给他发工资吧。” 两个人望了林如海一眼,也就把工资给他发下来了。 林如海出了一百一十个工,一共挣了一万九千八百块钱。 林如海领到这一沓崭新的一百的票子,别提心眼里有多高兴了。 跟他一块儿看工地的老者见了也是一愣。 心说:这个老板还真是抽了羊角疯了,他娘的,同样都是看工地的,人家每天挣一百八十块钱,自己每天的工资只是一百一十块钱,这他奶奶地到哪儿找天理去吧。 看起来这个老小子还真不简单,他这倒底跟老板是什么关系呢! 唉哟嗬,这可真气死我了。 李如海才不管这些事情呢,他领了工资以后,跟三哥发工资的人打了个招呼,立刻就收拾行李找张二混子来了。 两个人打主意一块儿回家,这样在路上也不太寂寞。 林如海和张二混子收拾好了行装,立刻就离开工地回家去了。 那个看工地的愤愤然的望着张工长说:“我说张工长,那个姓林的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呢,我们俩一块儿看工地,人家每天挣一百八十块钱,可我这每天只挣一百一十块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工长听了一摇头。 “说句实话,这个事儿我也不知道,老板就是这么吩咐我的,我就只好照着老板的意思做就得。 我说老魏,你应该知道,这看工地的就是一百一十块钱,你不要跟人家相比,你跟人家相比也比不了。 可能你还不知道,这个姓林的是我派张二混子从家里请过来的,叫这个姓林的过来的时候,我还给了张二混子三天假呢。 如果不给人家记工的话,你说谁愿意跑这个事呢。 这些都是老板的事儿,我看咱们还是少打听为好。 我说老魏,老板既然没少给你的工钱,我看你就别再没事找事了。 你也是老工人了,你应该知道,这看工地的每一天工资应该是多少的。 你如果想跟人家扳平的话,那赶明年你就来不了了。” “我说张工长,我哪有那个意思呢? 这一天挣一百八十块钱,这可是大工的工资呀! 我这个人有自知之明,哪能跟人家相比呢? 唉,赶明年我还来吧,如果不出来的话,那又上哪儿挣钱去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