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第4/5页)
怀疑。若是没有你的人生,我还能够快乐起来吗?从前我只是认为声名、财富和权力就能够让我快活,可是这一切若是没有你的陪伴,我又真的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吗?”公子羽似乎在问明月心,也在问自己。 “明月,你说一个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让你们活的安心、快乐。”明月心道。 “可是你不在我身边的日子,我活的并不快乐。”公子羽道。 明月心笑了,笑得那么甜蜜。那么温柔。 她知道,公子羽真的已经脱胎换骨了。 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公子羽了,他开始懂得怎样享受人生。 他不再执意的追求生活,反而开始了享受生命。 懂得享受的人,才是真正的活过。 哪怕仅仅只有一天。 “也许我们会死。”明月心柔声道。 “我不是没有提前做准备,不管是琅琊阁还是青龙会,的确都是难以抗衡的庞然大物,可是我也准备了后路。或许九死一生。只是想来他们也会忌惮我,为了一个已经下定决心归隐的人。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吗?”公子羽道。 “你决定了吗?” 公子羽点点头,道:“你知道,我向来是一个很果断的人。” “那我们一起。”明月心牵住了公子羽的手,十指相扣。 不离不弃,生死相许。 这是当年他们彼此许下的誓言,如今总算都没有背叛。 人生做到如此地步。就已经足够。 明月心知足。 “我敬你们五人一杯。”公子羽给自己示意明月心先放开自己,然后给自己斟满了一杯酒,又另外倒了五杯。 “公子。” 琴棋书画剑五人全都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公子羽到底是不是在做戏,因为眼前的这个公子曾经无数次的在他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恐怖,他们内心对于公子羽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抵抗。
“这些年。你们五个人跟着我辛苦了,我若是和明月归隐,你们想来处境也不会太好。不过外间的那个丁鹏算是我的小师弟,他初出江湖,很多事情都还不懂,身边也没有信得过的手下。你们若是愿意,可以去投奔他。我的眼光向来不错,他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公子羽道。 “公子,我们生是公子的人,死是公子的鬼,这一生都不会再去投靠别人。”俞琴出声道。 琴棋书画剑,俞琴居首,所以她自然要率先表态。 公子羽淡淡一笑,道:“我不是在试探你们,我要是想杀你们,也用不着和你们废话。也罢,你们现在也确实不敢相信我,既如此,那就生死各安天命吧。我的驻地你们五个人都知道,我在那里给你们留下了足够挥霍一生的财富。现在,我要去做我自己的事情了。” 公子羽仰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他没有把酒问青天,更不需要问明月何处有。 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明月。 明月就在他的心里。 只要他不死,只要他的心还在,明月就始终会在。 烈火熊熊,珠光宝气阁被付之一炬。 没有人知道公子羽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安排的,又是如此启动的这个计划。 事后在清理的过程中,找到了两个人的尸体,一男一女,他们的特征和公子羽、明月心的完全吻合。 “你要走了吗?”丁鹏问道。 “公子羽既然做出了选择,琅琊阁就不会再插手这件事情。至于魔教会不会继续追杀,那是你们的事情,和琅琊阁无关。”雪千寻道。 “我还以为你会邀请我去琅琊阁一叙,琅琊阁阁主会邀请我成为琅琊八剑之一。”丁鹏这话非常有自信,而且自恋。 不过魔刀之主、魔教传人,也的确是有这个资格。 雪千寻的神色有些古怪。 “阁主说若是再过五年。他会选择邀请你的。”雪千寻道。 丁鹏的脸色瞬间涨红。 显然,赵昊并不认为现在的丁鹏就有琅琊八剑的实力。 就算是邀请,赵昊也会选择邀请傅红雪,而不是尚且稚嫩的丁鹏。 江湖,会教会他很多东西。 “再过五年,我未必看得上琅琊阁。”丁鹏有些失态道。 雪千寻莞尔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看不起琅琊阁。 身为琅琊阁的执事仙子,雪千寻比其他人更明白琅琊阁的实力。 “山高水远。丁少侠,江湖再见,这一次合作愉快,希望下次也可以。”雪千寻和丁鹏道别之后,便离开了珠光宝气阁。 这一把火,烧掉的不仅仅是珠光宝气阁,还有一个枭雄灰飞烟灭的梦想。 从此,江湖上少了一个传说。 世间可能会多出一对隐者或者一双尸骨。可是那已经不是雪千寻关心的问题了。 公子羽并不是江湖上风口浪尖的人,青龙会的行事也一直都算不上高调。 这点和琅琊阁其实很像。 所以珠光宝气阁的一场大火虽然让天下变得嘈杂了些许。可是真正的暗流却始终没有引爆天下,而是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真正知道这件事情底细的,都是天下间数得着的大势力。 没有人愿意去招惹青龙会,也没有人想挑衅决定归隐的公子羽。 除了青龙会。 只是青龙会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公子羽的事情可以放下了,下一个目标。萧泪血。”赵昊手中握着一个木牌,上面正好写着萧泪血三个字。 在书桌上,还有几个木牌,无序的放在一起,如果细看的话。会看到原随云、白玉京、朱无视、甚至宫九和叶孤城等完全不相干的人也赫然在列。 “萧泪血比起公子羽要好对付的多,杨jiejie一个人就可以解决他。”雪千寻道。 公子羽的强是全方位的,萧泪血的强却有致命的破绽。 作为一个杀手,给别人留下破绽,本就是取死之道。 “不,不要通过那种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