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科举成功的秘籍 (第2/2页)
不由拍案叫绝。 这叫什么? 翻讨拟议就是不跳出国家考试规定的大纲范围。 与《时义》相合是什么? 这叫紧贴时事,用圣贤为人处世的小方法来给今天的事情背书。 做到这两点,考官看了你的卷子,就知道,你这人,经典是读熟了的,对时事也很关心嘛,很好很好,喏,这是你的解元,亲,收好了哦!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众人,包括谢良才和高壁、焦泽等人全都怔在原地,细细品味徐鹤话中的意思。 而一帮子廪生、增生、附生则全都傻了。 这种论述,无疑是给众人打开了一扇全心的大门。 以前大家被老师教育,老师们都会说:“你们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但今天学霸现身说法,直接告诉你,读书也是有窍门的,不是说你书背熟了就有用的。 也不是你把圣人经义搞明白什么意思就行了。 而是不仅背熟,还要结合自身对这件事的理解而理解。 最后找出经义中的事情,来结合时代阐发自己的论述。 很复杂,但最少有了努力的方向。
到这里,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着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案首,他们眼光中有羡慕、有嫉妒、有赞叹、有难以置信,总之,非常复杂。 大家第一次知道,原来读书真的不能抱着书死啃,也许笨办法能让你中生员,但指望将来靠啃死书想中举人、进士,听完徐鹤一席话,他们发现,那是天方夜谭。 因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你不聪明,你不掌握方法,那你注定就是被淘汰的那个。 而这种方法,却不是人人肯说,人人愿意分享了。 众人回过味来,看想徐鹤的眼神又变了。 徐鹤这人,不仅学问好,而且还不藏私,这简直是天字第一号【最佳同窗】啊。 这时徐鹤道:“我说一个题,现场破给大家听听,供大家切磋如何?” 众人闻言,哄然叫好。 丁子号斋舍众人更是与有荣焉,心中幸福地快要晕了,这种学霸,在自己斋舍,那岂不是可以早晚请教? 徐鹤道:“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是,大禹不喜欢喝酒,但是喜欢听有价值、有意义的话。 全文是:“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这段话从大禹到周公,把儒家认为的先圣夸了个遍。 头绪很多,其实很不好破题。 众人听了题后,都在脑子里思索,如果是自己该怎么破。 徐鹤这时道:“我的破题是【大贤举先圣之心法,明道统之相承也】!” 众人一听,全都拍起了大腿。 构成这个题目的经义是讲述古代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先圣道统承继的关系。 题目长,文字多,涉及的任务更是不少,头绪纷繁复杂。 但徐鹤以【大贤举先圣之心法,明道统之相承也】破题,可以称得上是“方正严洁”,没有一个字的废话。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徐鹤所谓的阅读理解和切中【时义】,原来竟然这般厉害。 高壁在听完后暗自感叹:“此破题坚炼遒净,一字不溢,题之义蕴毕现,难怪此生能得小三元,了不得,了不得啊!”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