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李思夔的三观被刷新了 (第1/2页)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42章李思夔的三观被刷新了最新网址:徐鹤沉吟片刻后对季掌柜道:“季掌柜,此文署名不能是我!” 季掌柜还以为多大事儿,连忙点头应下:“没问题!” 这个年代,写这些志怪、香艳的作者其实都是些读书人,更有甚者,有举人专门写些情色来卖,靠着这个发家致富了。 为了维持读书人的人设,大家肯定不会以真名示人,多是起个怪兮兮的名字。 譬如……兰陵笑笑生! 有人觉得《金瓶梅》是王世贞所着。 王世贞是谁?那可是明代嘉靖朝的大名士,因为祖籍太仓,又称王太仓。 王世贞在当时号称文坛盟主,在经学方面颇有建树,道德文章那是天下数得上的。 可如果《金瓶梅》真是王世贞所述,这个消息可想而知有多爆炸。 所以就算是他所着,他也不可能以真名示人。 《金瓶梅》的作者还有贾三近说、屠隆说、李开先说,这几位都是中过进士、做过官,且官位还不低的主儿。 总之,不管是谁,写这种书,就没有真面目示人的。 那么,有人会问,这广陵书坊的老板不就知道吗? 徐鹤万一将来发达了,他以这个噱头炒作这本书,那还不是得暴露? 有这种可能! 所以徐鹤选择《聊斋志异》是有原因的。 《聊斋》看起来都是些志怪,也有些男女情爱方面的内容,但所述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跟前代的志怪相比,内容的深度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说白了,就是虽然《聊斋》是志怪神鬼,但三观很正,读者会从书里学习到的东西是真善美。 既然是真善美,徐鹤就不怕人说他不务正业。 随着自己名声渐大,《聊斋》说不定还会成为后世有关他的一段佳话。 徐鹤点了点头:“笔名就叫【蒲松龄】吧,书名叫《聊斋志异》!” 季掌柜用怪异的目光看向徐鹤,别人起名都是xx生,xx老人,xx叟,这个徐公子怎么用了个好像真名的笔名! 不过每个人癖好不同,季掌柜也不想深究。 徐鹤这边的打算也很简单,实惠都得了,署名权总不能再拿别人的吧?那岂不是太过分了? 说完了第一点,徐鹤竖起第二个指头:“季掌柜,这本书的稿子我免费给你,但你要去衙门报备,不许翻刻,之后每售一本的收益,我要一分利!” 季掌柜眼睛一亮,以往的读书人都是钱货两讫,一笔头的买卖。 没想到这个徐公子竟然要跟他对赌。 没错,这就是对赌。 只有对自己作品的市场很有信心的作者才会选择跟书坊,用这种结算方式。 书坊自然乐见其成,一笔钱不花,什么风险都不用担,书卖得好,大家都能赚钱。 说不得,季掌柜又去请来了保人,签了合同后喜滋滋地走了,并且约定到了时间,他派人上门拿稿子! 徐鹤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发现,李思夔定定地看着自己。 他笑道:“师弟,怎么了?看我干嘛?” 李思夔道:“我爹说你这个书生不是个纯粹的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