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帝师_第330章 邸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0章 邸报 (第1/2页)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330章邸报不知不觉,从淮安回来后已经半个月。

    在家中过完立秋后,徐鹤收到了老师的来信。

    李知节刚出扬州时,是在兴化防洪,因为大水,他被困兴化。

    好在之前就有准备,面对决堤的洪水,他一个文弱书生,带着兴化百姓加固河堤,疏散灾民,总算把灾情控制了下来。

    往年若是这么大的洪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次能有那么多兴化灾民逃到海陵、通州、苏州,这很大得益于李知节之前做的准备。

    但在离开兴化后,李知节并没有回到扬州。

    这次扬州受灾的地方很多,他要代表彭汝玉一个县一个县的查看灾情。

    所以李思夔只能继续住在徐家,请徐鹤代为管束了。

    徐鹤把这阵子李思夔小朋友的学习进度和生活情况,非常详细地写了一封信寄给老师。

    而且还在李思夔的教育问题上,附上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说是自己的见解,其实也是后世那个时空中,大圣人王阳明的教育理念。

    王阳明在其《训蒙大意》中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意思大概就是后世的鼓励教育。

    说一个孩子,天性就是喜欢玩的,他们就像草木刚刚萌芽之时,若是让他们玩得开心,将来草木旺盛,若是一味地严加拘束,草木也就在小时就会慢慢枯萎衰败了。

    徐鹤觉得李思夔这小学究,聪明是真的聪明。

    但是他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简直可以说是白痴。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得好就是老师李知节这种,在成长中慢慢接触了一些社会现实,但思想其实还是很文人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后世张岱所说的江浙一带的读书人,谈古论今,那真是头头是道。

    可一旦较真让其说起典故出处、具体朝代时间,那他们就傻眼了。

    有个名词专门形容这种人叫【两脚书橱】。

    所以徐鹤给老师的回信中说了自己的【夏令营】计划,言外之意就是,师弟的学问能不能长进,咱们先放在一边,但老师你放心,他在我家,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您就别惦记了!

    就在他写完信后,请吴德cao帮忙送去驿站后,正准备带着两个小朋友练练字啥的。

    凤凰墩徐府来人说,大老爷请。

    等徐鹤来到凤凰墩时,只见徐嵩正在院中树下拿着一本书看着树叶发呆。

    他走过去行礼道:“大伯,招侄儿过来有事吗?”

    徐嵩点了点头,从一旁的小竹几上拿了份邸报递给徐鹤。

    “这是今天上午,驿站刚刚送来的!”

    像徐嵩这种致仕大佬,京中邸报都是要抄录了让驿站专门送过来的。

    这也是在籍官员了解朝中大事的一个主要渠道。

    徐鹤接过邸报看了起来。

    其中有几件事,跟他还真有些关系,难怪徐嵩专门把他叫了过来。

    首先,陈华前些日子向朝廷汇报海陵这次大水的灾情。

    除了报损之外,还将漕司衙门推诿塞责,没有第一时间运粮给告了一状。

    但估计奏本中他的言辞并没有什么指向性,不然朝廷不会只将常盈仓大使夺职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