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酒席 (第2/2页)
里吃糠咽菜、辛苦读书的马洛,背景竟然这么深厚。 这不就是卷王吗?家里条件好,生活还能吃苦,读书依然上进。 说好的富不过三代,纨绔傻又菜呢? 这次筵席,估计就是马家结纳人心,所以办的一场半文会性质的酒宴。 席间除了戚继光之外,几乎全都是生员、举人。 马聪的父亲先是欢迎了一番后,便托言有事出去了。 但马家的那群文友、西席全都留了下来。 筵席开始,大家刚开始时都还有些拘束。 但酒喝开了,气氛也就活跃了起来。 这时,马家的一个名叫辛礼的文友提议,说是单纯喝酒太过无趣,不如以酒令行酒,席间轰然叫好。 听说要行酒令,戚继光的脸色不自然起来。 他自幼家贫,也没读过几年书,虽然认字是认得差不多了。 但在读书人面前,还是有些露怯。 尤其是读书人玩的游戏他哪里玩过,卫所里的官儿吃酒,顶多就是玩个【同数】,也就是后世的猜拳。
就连投壶这些适合武将的席间游戏,国朝也不流行了。 提议行酒令的辛礼笑道:“不如就行飞花令如何?” 古代酒令千千万,徐鹤刚刚心中也是无底。 万一要是玩个他不会的酒令,这就挺尴尬的了。 好在飞花令这种酒令相比于其它比较简单。 其实就是一种诗词游戏。 打个比方,令主念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 并且说用【花】这个字作为飞花令的【花】字。 那下一个人就要回答:“落花人独立!” 因为第二个是【花】字。 以此类推,第三个则念:“感时花溅泪!” 直到最后:“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飞花令过程。 当然,其中若是答不出来,那就要喝酒了,并且游戏重新开始,选择另一字作为【花】字。 不过飞花令还有另一种行令方法: 行飞花令时,诗句种第几个字为【花】,则按照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人喝酒。 看过巴金《家》的人,估计会记得这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为什么淑华要喝酒? 因为她坐在淑英下首第二个位置,结合飞花令行令的规则,自然轮到了淑华。 酒至半酣,大家听说好玩的来了,全都来了兴趣,摩拳擦掌就要开始。 主桌那边已经吆喝上了,到了徐鹤这桌,桌上十二人,谢德夫被拉去相熟的士子那桌,也就是说,桌上只有徐鹤、吴德cao和戚继光三人相识,其他人都未曾见过。 不过刚刚开席时,大家也都互相介绍了一番。 当然,徐鹤作为南直隶的科举明星,一说出名字,自然遭到了众人的一番吹捧。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买徐鹤的账。 比如坐在徐鹤上首的一个白发士子,见到众人对徐鹤客气,席间一片热络,他却自己斟了一杯酒道:“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