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 (第2/2页)
张润算什么? 科举到了他这个年纪,不过是一条断脊之犬而已,除了冲人营营而吠,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出息? 他愤怒的不是张润,而是桌上这些高冠博带之徒,享受着军人的保护,还拿军人当成奴婢。 这种人是多么可笑、可悲、可叹。 所以,为了华夏,为了后世那个民族的脊梁,他不会停下,也不能停下。 “诸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朋友!” 徐鹤说到这,指着戚继光面向众人道:“这位的祖上曾随山阳侯薛家扫平云南,因在远征时为国捐躯,因此受朝廷恩典,世袭明威将军武职!” 一大帮子人,见徐鹤突然介绍起了戚继光,心中都有些诧异,诧异之余还有些不以为然。 明威将军? 说起来好听,不过就是个杂号将军,别说他戚继光的祖上,就算是现在的山阳侯薛家又如何? 还不是被褫夺吴王封号,在文官的压力下苟延残喘? 徐鹤将众人的不屑一一收在眼底,继续道:“元敬兄的父亲历任官大宁都司神机营坐营副将,其人刚毅好学,聪明正直,通于神明,居官有守,以孝廉闻,尝提兵破刘贼及青州贼李琪等,屡立战功!”
说到这,他手指戚继光道:“戚家清廉自守,元敬兄自幼家贫,读卫学三年,已通四书,我试问诸位,尔等三年蒙学能认几个字,熟读《孝经》者几何?” 众人默然。 别说四书了,《孝》经也不是谁开蒙三年就能熟读的。 能把《百家姓》、《千字文》磕磕巴巴背熟就已经算是了不起了。 没想到一个粗鄙武夫竟然三年开蒙就熟读四书! 这……这让在座一群读书人情何以堪? 戚继光听到这,双眼微闭,嘴唇颤抖不已,不知是因为徐鹤的仗义执言,还是想到年幼时那段苦难的日子。 徐鹤继续道:“军籍读书人,约占每年进士的三成。我徐家也是军籍出生,敢问,军籍就比别的人低人一等?” “我们武夫难道就没有读书的种子?” 众人默然。 徐鹤冷笑:“你们一口一个粗鄙、一口一个丘八,满脸都是嫌弃。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们上溯三代,估计大半都是泥腿子出生,还不如人家军爷呢!” 众人想想,还真是这样,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上溯几代人,谁也别笑谁。 徐鹤继续道:“为什么元敬兄明明是个读书种子,却没有像尔等一样继续读书?” 还没等众人开口,徐鹤道:“因为元敬兄的父亲是个清廉自守的好官,他不喝兵血,不贪墨军粮,不吃空饷,不拿不该拿的一个子儿。懂吗?” “所以明明是个朝廷命官,回家后却连儿子的卫学束修都供不起了!” “你们嘲笑着一个卫国戍边的清廉将军之子,难道嘲笑的时候你们就不想想,现在我们还能歌舞升平,就是因为无数个像元敬兄父亲这样的武人在守护着我们吗?” “好!”谢道之这时激动地站起,来到戚继光身边道:“元敬兄,我敬你,敬你父亲!” 戚继光闻言,再也忍不住早就积蓄的泪水,哑着嗓子道:“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等他念完后,一口喝干杯中酒,朝众人一抱拳,接着对徐鹤道:“兄弟,咱们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