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秦王绕柱走 (第2/3页)
会有人自尽的。如果没人自尽,到时候你再去查吧。” 以他从前政变的经验看,刺杀失败,华清宫里的“尾巴”,大概会在第一时间被处理干净。 这种事情,很多时候都只讲究“自由心证”,皇帝认为是谁,那就是谁。 很少有人那么傻,会留下确凿证据和确凿证词的。 “圣人是说……那些人是入宫后才拿到的兵器?” 听到基哥的话,崔乾佑大惊失色,但转念一想,又释然了。毕竟,刺客用的只是唐刀子而已,在华清宫内随处可以找到! 什么叫“唐刀子”呢? 说复杂这玩意很有来头,算是唐代融合鲜卑文化的典型产物; 但说简单倒也非常简单,就是唐代男子出门的时候,经常会佩戴一种特殊的腰带。而腰带上有很多铁环,铁环上挂着一些常用物件。 比如说军中将校常用的鱼符,家中的钥匙等等。 然而跟腰带形影不离的物件,就是挂在上面的那把“泛用”小刀,名叫“唐刀子”。 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唐刀子的长短也略有不同。 短的不过成年人手掌那么长,而最长的也不超过成年人小臂。 唐刀子不是兵器,而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和装饰品。比如说神策军士卒,每人都有一把,平日里挂在腰间,使用的场合很多。 平时走路的时候,唐刀子与皮带摩擦会发出一些声音。 所以只有执行特殊任务,不方便发出响声的时候,才会将其收起来放好。 这玩意很多时候都是用来切熟rou,饭桌上不少见。 今日那些刺客入宫后,并不是立刻就被带到基哥面前的。在入宫之后,面圣之前,得到华清宫中内应送来的唐刀子,似乎并不稀奇。 内应可能是神策军士卒,也可能是宫里的宦官。 而进入大殿的时候,因为之前已经搜过身,高力士又催得急,这道程序则是草草了事,或者当时检查的士卒里面,本身就有内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稀奇。 想明白这一点,崔乾佑顿时感觉这桩刺杀案当真是深不见底! 华清宫里头,到底多少人被收买了? “所有华清宫的神策军卫士,全部换掉。新部曲你来挑选,这几日就要办好!” 基哥面色阴沉,对崔乾佑吩咐道。 “喏,末将一定速速去办。” 崔乾佑不敢提出异议,既然基哥已经说了,那便没有选择余地,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他也是没有料到,长安禁军里面幺蛾子这么多啊! “去吧,以换防的名义去办,不要声张。但凡跟长安和周边州县有关系的士卒,一律不要。” 基哥提醒了一句。 “末将知道了!” 崔乾佑领命而去。 等书房内四下无人的时候,基哥这才愤怒的将桌案掀翻,气得双目圆睁,眼中布满了血丝! 到底是什么人,居然敢在华清宫里搞刺杀!简直是不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难道,跟上次翠微宫一样么? 基哥脑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如果说上次李琩还不能洗脱嫌疑的话,那么这一次,近乎于被软禁的李琩,确实第一个“上岸”了。 因为他完全没有谋划与执行的可能。 “不是李琩的话,那会是谁呢?” 基哥慢慢冷静下来,在心中琢磨着可能的人选。他忽然发现,暂时还不能废太子! 已经成年的子嗣,有二十多个,每一个都不能排除嫌疑。 但这件事还不好查,因为现在满朝文武还不知道天子遇刺的事情。如果大张旗鼓的查,最后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那会不会鼓励其他人“跟进”? 基哥忽然发现这件事还不能随便处置! “来人啊!” 他对着书房门口喊了一句。 鱼朝恩小心翼翼的走过来,躬着身子询问道:“圣人,您有什么吩咐呢?” “你去找高将军,告诉他,不必查了……” 基哥说了一半,然后像是想起什么一样,用狐疑的目光看着鱼朝恩。 “今日华清宫正殿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基哥不以为意的询问道。 “圣人,您在说什么呢?” 鱼朝恩迷惑不解的反问道,他是真的被问懵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高力士现在去长安查案子去了,他才被调过去的。今日华清宫大殿内有刺客行刺天子的事情,鱼朝恩是一点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