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 2014年NBA交易截止日 (第4/4页)
在交易完成的两天后,徐永在球队更衣室见到了三个新援。 然后他一眼就被霍伊斯吸引过去了。 一是霍伊斯很高,2米16的身高比亚当斯还高。 二就是他的发型了。 在他脑后有一个非常别致的铁塔造型.jpg。 要不是知道他是美国人,这都会让人觉得那是个埃菲尔铁塔。 霍伊斯很健谈,进更衣室没多久就和其他人聊成一团。 这算是个好事情,因为赛季进行到这个点,留给新人的磨合时间并不多。 时间转眼到了就过去了一个月,赛季也即将迎来尾声。 对公牛队来说,过去这一个月有些起伏。 主要是霍伊斯的问题。 虽然性格看起来很不错,但霍伊斯身处合同年并不甘心打替补,所以在场上出手欲望很强。 但是他又只喜欢飘在外线投,投不进之后就会被对手抓着打反击。 他的这种表现,主打一个理论和现实的区别。 毕竟球员不是机器,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科比当初发明的【包夹合同年球员】并非不无道理。 然后在一堂训练课上,徐永罕见的在队内训练的时候爆发了。 他在全场对抗的时候攻防两端都抓着霍伊斯打,直接打爆了他。 因为霍伊斯对徐永唯一有优势的就是身高,但是这家伙进联盟就不爱进内线,所以就不存在低位背打这个选项。 看到霍伊斯有些不服气,徐永又带着板凳组把霍伊斯在的替补组打爆,然后再让霍伊斯去首发组,然后继续打爆首发组。 这三节比赛打下来,公牛队其他人被打的有些郁闷,霍伊斯更是直接被打崩溃了。 尤其是当他最后一节尝试内线单打徐永直接被徐永盖了之后。 而且在完成这些后,徐永对他喷了垃圾话:“我现在澄清一遍,外界的人都说你软,他们说的太对了。” 霍伊斯脸色涨红,他其实和当年的诺阿一样,有点刺头属性,场上不怂,但是这会儿却不敢反驳,因为在公牛队得罪徐永,他指定没好果子吃。 然后在那堂训练课结束后,霍伊斯顿时老实了很多。 不过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是,锡伯杜在场边观看了整个过程,见证了霍伊斯这个狼狈的过程。 理论上来说,徐永这么对待霍伊斯之后,他应该DNP,或者至少减少霍伊斯的出场时间。 不过他并没有那么做,反倒是在之后的比赛里面,他增加了霍伊斯的上场时间。 这让霍伊斯很感动,知耻而后勇的他,打的明显比之前合理不少,也大大增加了公牛队的内线深度。 终于在赛季末的一场比赛,他在对阵热火队的比赛里打出了生涯的代表战。 这场比赛因为已经不影响排名,两边都有不少主力休战,公牛队这边徐永、巴特勒和亚当斯都不打,热火队那边韦德、格兰杰和波什也都选择休战。 结果这场比赛成了霍伊斯的生涯代表作。 他最终轰下18分16篮板8助攻7封盖的准四双数据,成为了自奥拉朱旺之后,联盟23年以来完成这一数据的球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位的是可是成名的罗伊·希伯特。 这种感觉,就像是CBA的杨瀚森打爆了王哲林一样,尽管希伯特也拿下25分10板2盖帽的数据,但是26投仅9中,明显被压制住了。 不过场边很有趣的一幕,徐永穿着西装在比赛中几次为霍伊斯的表现鼓掌。 在比赛结束之后,霍伊斯在球员通道激动地拥抱主教练锡伯杜。 如果不是锡伯杜一直的信任,他根本没机会打出这样的表现。 要知道这样一场比赛,对他夏天拿到大合同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锡伯杜却表现的很平静,而且在那之后说了一句话:“你最应该感谢地人不是我,而是徐。” 霍伊斯一脸不解,也就在这时,锡伯杜说了原因。 原来之前在把霍伊斯打爆之后,徐永就找到锡伯杜,希望锡伯杜不要因为自己做的事情而弃用霍伊斯。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徐永知道霍伊斯其实并不是外界所说的那种软蛋。 软蛋是不会连续几个赛季场均盖帽接近1.5次的。 霍伊斯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方面,三分准,空间内线这点就不说了,因为从小是打控卫出身的,他的控运和传球也都是大个子里面罕见的。 缺点方面,没有内线进攻,然后就是偏慢。 所以总结下来,如果是作为首发中锋,霍伊斯容易被针对,不过作为替补中锋的话,是公牛队能找到的顶配版。 因为虽然没有内线进攻,但是公牛队看重的就只是他的空间能力,不需要去低位进攻,这就好比罗德曼,公牛队签他就是要他的防守和篮板。 至于慢容易被针对,这是大部分内线大个子的通病,至少他是有护框的。 所以霍伊斯的根本问题还是心态,徐永和锡伯杜这波cao作,针对的也就是他的心态。 在得知了真相之后,霍伊斯诧异之余,回头就在更衣室向徐永道歉了。 徐永也没说什么,主动起身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很多合同年球员跟牛一样,看见数据就跟看见红布一样,拉都拉不住。 霍伊斯能拉回来,说明他还有救。 其实合同年想要大合同,打出数据是最简单的,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因为这个伤害球队,肯定是不行的。 再说NBA得经理人们也不傻,尤其是数据分析越来越发达之后,他们能分清刷和真实数据的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场均还能贡献两位数的球员会突然从联盟消失,而另外贡献5分3板的内线能一直呆在联盟的原因。 霍伊斯好好打,能拿到的合同不会比他刷数据的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