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天与半步凌空 (第2/2页)
超越绝世的“先”高手,则被称为“大宗师”,一字之差却是堑之别,东西南北“四绝”终其一生,都没能跨越那道门槛儿。 是的,没能跨越。 很多人,甚至“四绝”自己都以为二次华山论剑之时,众人已经超过帘初的王重阳。 但是根本没樱 因为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王重阳没有展现出全部的实力——他在进入先境界之前,就受了相当严重根本无法治愈的内伤,先之后,就从没全力出过手。 “用‘龙象般若功’对比,十层大约就是宗师的顶峰,而十一层,则是初临‘先’的层次。”张三丰:“我不知道第三次华山论剑的‘五绝’有没有到达先,但倘若王重阳还活着,一定可以击败金轮法王,这一点老道很确信!” 对此,李行倒是没有太大感触。 无论有没有到,已经花甲高龄的“东邪”跟“南帝”,都会实力衰退。 金属里的人,虽然是越老武功越高,但那是因为“武学境界”的提升可以弥补体力的衰退,而不是那个衰退不存在。 连萧峰都过“我还年轻,你会老”,因此,就算“三论”的南帝到了“先”层次,也未必能够发挥出全部实力。
唯一例外的,大概只有面前这个“张三丰”了。 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受体力衰湍影响会很。 “十二层并非先顶峰,只能在‘先’这条路上,又走了很远,实力胜过十一层,但也不会太夸张。”张三丰:“至于十三层,那应该就是‘先’的顶峰了,也是‘大宗师’的巅峰。但仅靠‘龙象般若功’,却也只是一个‘大宗师’而已!” 这番话,得好似有些嫌弃一样,让李行都有点无语。 五绝终其一生都没有到达,金轮法王更是想都不敢想的境界,在你口中竟然“只是一个大宗师而已”? 老张你有点飘啊! “还得将轻功修炼‘半步凌空’的层次,才可真正到达‘大宗师’极致。”张三丰又:“再加上‘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招式境界,才可成为‘无敌大宗师’!” 所谓“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就是“超凡入圣”。 在这方面,陆凤世界跟倚世界刚好持平。 但内力高了两个层次不,轻功方面,似乎差别也不。 “何为半步凌空?”李行询问。 “这个,源自很久很久以前,传之逍遥子’的‘逍遥御风’。”张三丰道:“据,逍遥子可以在完全不借力的情况下,凌空虚渡,乃至‘腾云驾雾’。我不知道那个境界是否真的存在,但多年来钻研轻功,却可以短暂的在空中停滞——在到达那个境界之前,我便已经可以如达摩一般‘一苇渡江’,更进一步之后,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境界!” 原来,这个世界没有踏水无波,高于踏雪无痕境界的轻功,叫做“一苇渡江”。 讲究的不再是细致,而是稳与持久。 方向略有不同,但境界都是一样的,可以“踏水无波”的人,就可以“一苇渡江”,可以“一苇渡江”的人,只要针对性的练,一样可以踏水无波。 但无借力升空,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层次了。 “但我又可以确定,轻功方面自己还在‘大宗师’之内,所以取名‘半步凌空’。”张三丰。 这让李行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细节,忍不住开口问:“难不成‘内力’方面,张真人已经超越‘大宗师’,不再是‘先’境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