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同的降落方式 (第2/2页)
> 最牛的,就是直接来一个空中悬停,飞着飞着,人突然立起来,立在空中。 人像风筝一样,快速抵消前冲的速度,这个时候,悠然地打开降落伞。 当然,这些动作,都会是在高空中进行的。 最近也差不多在百米高空之上。 这个高度,普通人没有降落伞是不行的。 之所以在百米高空,不是更低无法完成这个动作,而是就算完成了,降落伞也无法打开了。 必须要满足低空跳伞的极限高度。 但是,在天巽大陆这里,以大武师的能力,如果降低到三十米高空,来一个空中悬停,或者叫眼镜蛇回旋,立在空中。 这个时候,施展轻功,或者借助翼装的降落伞效果,或许真的能够安全着陆。 三十米其实还是很高的,二点五米高的房子,就有十二层那么高了。 但是如果,再降低,降低到二十米,十五米,甚至十米,再做出这个动作。 张结构觉得对于大武师来说,起码对于大牛他们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只不过,使用这种方式的人并不多。 大家多数还是习惯性借助自己的最强能力,或者是惯用能力。 大牛始终在张结构的左右,随时保护他的安全。 大牛的想法很简单。 直接金属化,或者石化,要不就把地面沙化,自己金属化,直接砸上去就完了。 顶多用一张巨风符,降速,然后砸进地面。
这些都不是他担心的事情。 他最担心的只有张结构,准确的说是张二狗。 因为,张二狗没有修为,没有功夫,就是使用符箓,都要比他们麻烦。 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人。 张结构想要着陆,就必须依靠技巧。 他还没有轻功,翼装里的高温阵法,他也借力不上。 他能够借助的,就是眼镜蛇回旋,甚至是眼镜蛇二次回旋。 先做一个动作降速,然后再做一个动作继续降速,同时降低高度。 最终在离地面几米的高度,完全失去向前的冲力,开始自由落体。 然后,张结构需要借助自身的力量,以及降落瞬间的滚动,来卸去下坠的力量,形成一个缓冲。 当然,最完美的,就是贴地飞行,然后突然来一个直立悬停。 但是,这个动作危险系数太高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飞行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还要考虑气流的因素。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甚至可能还要找个相对柔软的地方,或者是水面着陆。 又或者从储物袋里扔一些柔软的大垫子,从而减缓张结构掉下去之后,脚部尤其是脚腕承受的巨大冲击力。 如今的张结构,骨骼强健,血气方刚,但是,那也只是在地面上,与一些比较弱的凶兽战斗搏杀。 真要面对大自然的伟力,他就非常欠缺了。 真想依靠震动,撬动一栋大楼,或者是震塌一座大山,他没有这个本事。 哪怕是四两拨千斤,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因为他连内力都没有。 说了半天,其实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大家尝试了几次之后,已经开始着手降落了。 石头,木头,坏猴,第一波降落。 借助翼装服上面特殊结构的声波装置,产生抵抗重力的声波。 这种声波就有点像是班达藏地区密宗的铜钦,那个很长的大喇叭发出的声音。 当然声音没有这么大,但是声波的频率是完全一致的,或者说是相近的。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再施展轻功,减轻自身的重量。 石头一个俯冲,贴地飞行,然后就在即将碰触地面的时候,运转内劲,施展轻功,让自身的体重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很轻的状态。 古人曾经描述,二两棉花团。 可见这个重量有多轻。 如此轻的重量,在强大的阻力和升力面前,就抵消了下降的速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