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朱棣,又要认真做一件事了! (第2/2页)
/br> 现在不一样了。 村儿里热闹了! 乡里乡亲也更加团结了,好多事,一户人家做,很费力。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会自发主动搭把手,帮忙。 日子过的,似乎不那么艰难了。 大伙笑的更多了。 私下,大伙儿也议论,这种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经过议论,最后一致认同。 是从四郎一个人挖公渠、小夫妻提议办学堂、把大黄借给大家…… 村儿里的变化,都是这对小夫妻带来的! “大丫,这是俺家去年剩下的棉花,自家旱地种的,自己用。这可不是婶子借给你的,是婶子送给你的!你要是还婶子,就是瞧不起婶子!”四婶儿板着脸说完,把包袱塞到徐妙云怀中。 徐妙云满脸为难,想说话时。 朱棣抢先笑道:“四婶儿,那我们就不和你客气了。” “这就对了!”四婶儿顿时喜笑颜开,高兴道:“俺屋里还做着饭,就不和伱们说话了。” “四婶儿,你忙吧。” 等四婶儿高高兴兴回去后,徐妙云为难道:“我们这么白拿不合适。”
“我就是想借点棉花,织布给你做衣服……” “没事。”朱棣笑着说道:“忘记我和你说过的话了吗?” “农村百姓,又真又直。” “他们本身并不富裕,不认同你,不喜欢你,才不会和你客气呢,会和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旦认同了你,他们也真的会掏心掏肺对你。” “你要不接受,反而会让他们心里不好受的。” 就好像挖公渠时,给他吃饼子。 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精打细算。 每天吃多少粮食,都要计划。 给他吃,这一天内,他们自己就得少吃。 可叔伯婶子看他一个人挖公渠,认同他,就拿出自己一天干活的口粮,强塞着给他。 农民,不会和你来那些弯弯绕绕。 就这么真且直。 “我们不明着还四婶儿棉花,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助四婶儿。” 徐妙云这才轻松,笑着点点头。 等两人回家后,惊呆了…… 院中杏树下,摆放着许多簸箕,簸箕里,放着捆扎好的棉花。 徐妙云转头看向朱棣。 朱棣笑道:“肯定是乡亲们,听闻你跟四婶儿借棉花后,送来的。” 看着纯白的棉花,徐妙云对农村,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么多,连谁家送的都不知道,咱们怎么感谢?” “多简单的事情。”朱棣笑着,戳了戳徐妙云额头,“孩子们都认识自家的东西。” “咱们把簸箕带到学堂,让他们带回家,不就知道了吗?” 被戳了额头,确定没被乡亲看到,微微松了口气后,徐妙云就红着脸作势咬人,被朱棣大笑躲开后,把包袱塞给朱棣,“你整理棉花,我去做饭。” 话罢,去开门。 转身瞬间,唇角情不自禁浮现笑意。 小声嘀咕:“变通这么快,就好像没有事情,能难得住你。” 朝夕相处越久,就越发发现,朱棣的变通能力,很强! …… 翌日。 御书房。 毛骧匆匆而来,请安后,快速说道:“皇爷,土桥村传回最新消息,春种结束,朱四郎开始亲自给孩子们授课!” 朱元璋批示奏折的笔锋一顿,眉头微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