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妙趣横生,大姑娘们都被吸引! (第1/2页)
朱棣转身…… 身后跟着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徐妙云停下脚步,对于被发现,也一点不惊讶,背手含笑,用唇语轻声道:“来了这么多情meimei,惊讶了吧?” 朱棣虽然不会唇语,但情meimei三个字,还是读懂了。 笑着瞪了眼。 转身…… 面向学堂。 咳…… 轻咳一声,提步,严肃走了进去。 孩子们瞬间有模有样,板板正正坐直。 和孩子们坐在一起的村里大姑娘,偷偷看一眼朱棣,就蹭一下,低下头。 反倒不如读了一个多月的孩子,表现更大方。 朱棣把这一切,都尽收眼底,越发觉得,甭管能不能考取功名,读书都十分有必要。 快步走到讲台。 看着都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他不由笑了笑。 转身,打量着学堂。 学堂四周都挂着一块块黑板。 上面写着,标注了拼音的字。 村里家家户户都穷。 他和妙云,除了妙云带来的那笔嫁妆钱,实则也很穷。 笔墨纸砚这些,不要想了。 至少,在初学阶段,没准备这些。 上午上学。 下午,孩子们就会来学堂,妙云监督。 孩子们拿着形状像毛笔的小木棍,照着写在黑板上的字,在沙盘中识字、练字。 其实,如果天下的儒生。 真想实现,儒家先哲,有教无类的夙愿,并不难! 去农村! 就像他们这样,其实,真用不着花钱。 反正,土桥村学堂开办以来,除了妙云备课用点笔墨纸砚外,真没花什么钱。 妙云都想好了。 等夏季,村里水塘的荷叶长大,就自己用猪鬃毛、马鬃毛、牛毛之类做些毛笔。 让孩子们,沾着水,在荷叶上,练习毛笔写字。 冬天后,家家户户秋收都有节余,能购置笔墨纸砚,如果实在困难,就由他们拿出一笔钱,置办一些笔墨纸砚。 让孩子们真正在纸上写字。 为春季的童生考试做准备。 倒不是他们吝啬。 拿出这笔钱,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 泰山大人给的那笔嫁妆钱,可是很丰厚的! 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孩子们,体会读书的不易,珍惜读书的机会。 人性其实很简单。 大人小孩都一样,求而不得,才会珍惜。 求索过程中,有困难,才会认真对待。 他们都希望,孩子们无论天赋如何,无论能不能考取功名,读一天书,就要认真对待一天! 让他们通过读书这件事,认识到,做事情要有认真的态度。 认真的态度! 只要孩子们,通过读书,学到了这一点,就足够了!即便是做农民,他们也可以把生活经营的很好,超过很多人! …… 朱棣收敛思绪,看着这群孩子,唇角微微上扬,笑道:“我想,就不用过多介绍了。” “我叫朱四郎。” 笑说着,朱棣转身,拿起白泥块,‘刷刷’在黑板一角写下名字。 指着名字,笑着转身:“朱四郎,就是这三个字。” “往后你们称呼我朱先生、老师、师傅都可以。” “徐先生教你们圣人经典,我教你们各种杂学。” “杂学有农学、水工学、数术……” “圣人经典,可以考功名,可以教你们如何为人处事……” “不同于圣人经典,杂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