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读书,成长的孩子们!惊喜! (第2/2页)
看的出来,这些猴孩子都期盼着,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毛笔。 读书人。 怎么能,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毛笔?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弱弱询问:“师傅,我们女孩子不能参加童生考试,师傅、师娘给我们做毛笔了吗?” 朱棣看着小姑娘。 这是春妮的meimei,原名二妮。 读书后,妙云给取了个大名:苏春晓。 “春晓,你们所有人都有。”徐妙云笑着回答。 其他小姑娘听闻,顿时满脸笑容。 朱棣打开包裹。 露出一个个原木色的长方形盒子。 每个盒子上,都刻着,赠某某。 朱棣拿起一个盒子,笑着喊道:“杨东旭!” 杨八叔家六娃,其实就是老大。 杨旭是孩子们中,年纪最大的,十二岁了。 抿着唇,努力控制着心中激动,从后面走来,躬身行弟子礼,“师傅。” 朱棣笑着把笔盒放在杨旭手中,拍着肩膀说道:“你都十二了,按照村里的习俗,你爹娘要给你张罗说门亲事了。” “好好努力,争取明年春季考个童生。” “到时候,说媳妇都容易的多。” 大小伙子,脸微红,点点头,眼巴巴盯着笔盒。 “咱们学堂虽然讲规矩,但没那么多规矩,打开看看,喜不喜欢。”朱棣读懂杨旭眼中的迫不及待后,笑着说。
笑着点点头,杨旭小心翼翼打开盒子。 “杨旭哥让我看看。” “旭哥,我看看……” …… 周围的孩子,迫不及待伸长脖子看。 “好漂亮!” “师娘,这真是师傅给我们做的吗?” “太漂亮了,前些天,俺跟着父亲去镇子上,去书店看过毛笔,书店的毛笔,都没师傅做的好看!” …… 围在杨旭身边的孩子们,纷纷羡慕惊呼。 一支小拇指粗细的毛笔,躺在笔盒中。 使用山里的一种野生红木做的,打磨的十分光滑,上面除了刻着杨旭的名字。 还刻了一句话:充实富足的人生,始于认真,成于认真。 除了每支笔的名字不一样。 朱棣把这句话,刻在笔上,送给了每个孩子。 希望,这些孩子,能记住这句话。 记住了,他们的人生,无论考功名、嫁做人妇、还是种田…… 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 会比别人更充实富足。 他们教书,没有一味去灌输什么,十年寒窗,金榜题名。 除了金榜题名,其他事,就不配读书人认真?这太偏激了,不是教孩子,是毁孩子。 杨旭眼眶噙着泪水,噗通跪倒,郑重一拜:“学生,谢师傅师娘!” “出息!”朱棣没好气笑着,催促道:“赶快起来!” 徐妙云瞧着,不由莞尔笑了。 杨旭擦着泪,嘴上笑着起身。 “苏春晓。” “王靳宓。” …… 这些孩子的大名,都是朱棣和徐妙云起的。 女孩子是徐妙云起的。 男孩子是朱棣起的。 片刻后,每个孩子手中,都捧着一个笔盒。 簇拥围着朱棣和徐妙云。 皮孩子们相互对视,整整齐齐躬身,稚嫩童生响起:“谢师傅、师娘赐!” “好了,有了毛笔,都要好好练字。” 对孩子们说了句,朱棣转身,笑看着徐妙云:“我去田里了。” “嗯。”徐妙云浅笑点头,“孩子们刚拿到毛笔,肯定猴急猴急,想试着写字,今天上午,我们也不上课了。” “我带他们去村东头的荷塘边,练字。” …… 公祠外。 目视徐妙云带着孩子们,去荷塘练字走远。 朱棣笑着转身,轻松愉悦快步往西边走去。 他没忘记,好些个叔伯婶子提及的,‘从未见过的草’! 他怀疑是…… 玉米秧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