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劳动布!衙役横冲直撞入村! (第1/2页)
“我建议乡亲们留下,这些从未在土桥村农田出现过的植物……” …… 饭桌前。 徐妙云一边认真听着,一边默默的给朱棣夹鱼。 …… 朱棣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时,才发现,鱼身上寓意最好,最鲜美少刺的鱼腹rou,已经只剩一小块了。 “你也吃啊,一条鱼身上,最好的那点,差不多全都让我给吃了。” 说着,把最后一块鱼腹rou,全都夹到徐妙云碗中。 他是想过平凡的日子。 可不想当,平凡日子里的西北锤王呀! 徐妙云低头吃着鱼rou,唇角泛起明媚笑意。 朱棣一边给徐妙云夹鱼,一边感慨道:“农村艰苦,做农民辛苦。” “叔伯婶子们也不懂调剂生活。” “他们的日子,周而复始,过的艰辛麻木。” “他们的生活中,太需要一点惊喜了。” 今天之前,他对种玉米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 初衷很简单。 玉米产量大,旱涝都能收获一些。 种子繁育起来,每年耕种一点,作为主粮的补充,确保不饿肚子。 说实话,就口感而言,玉米还真没法和小米、大米、白面比。 这是长远目的。 短期目的,更简单了。 等玉米能煮着吃的时候,他就霍霍几个,掰几个,给妙云尝尝煮玉米。 直到今天,看到叔伯婶子们,祈求老天爷时,流露出的神情,他才迫切希望。 玉米能适应大明的气候。 玉米棒,一定要硕果累累! 那种艰辛折磨,窘黑麻木脸上,露出的期盼,刺的人眼睛难受! 不敢去看! 徐妙云微微抬头,见朱棣满脸感慨,声音如同夹杂着丝丝春雨的春风,“惊喜一定会发生的。” 朱棣笑着点头,“对!惊喜一定会发生。” 他可没说玉米秧苗的真相。 妙云这是宽慰他。 徐妙云莞尔一笑,“累了一上午,要不要喝点酒?” “天气这么炎热,地窖存的杏花酒,不用温,冰冰爽爽,一定很好喝。” 说着,已经起身。 “我去。”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 徐妙云含笑摇头,“累了一上午,好好坐着吃饭。”话罢,拿着酒壶离开。 不一会儿返回。 杏花酒配蒸鱼。 一顿午饭,收拾妥当后。 朱棣给小蠢货扔了些野菜回屋,就见徐妙云坐在纺线车前,纺织棉线。 织布是个繁琐的活计。 要给棉花去籽。 去籽后,还需把棉花,纺成棉线。 然后才能上织机上,织成棉布。 任何一步,都十分考验耐心。 朱棣在旁边坐下帮忙,徐妙云抬头笑道:“我一个人就行,你去休息会儿。” “不累。” 犟不过朱棣,徐妙云笑了笑,看着不光滑的棉线,俏脸微红道:“以前学过防线、织布,不过只是了解熟悉了流程。” “做的不好。” “我纺的棉线不光滑,粗细不均匀,全都是绒毛,织出来的棉布,品相质量……可能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