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这群孩子引起了皇爷重视!(求首订) (第2/2页)
对老四恐怕更死心塌地!’ 朱元璋暗暗琢磨着。 等徐妙音说完,立刻追问:“丫头,这群孩子的课业如何?有没有出色的可塑之才。” “陛下,孩子们都很认真、很努力,按照只学了半年的进度,我觉得都很优秀。”徐妙音还沉浸在离别时那种情绪中,没有多想,脱口而出:“他们已经学完了论语。” “阿姐已经开始准备教授《大学》!” ‘若妙音丫头所言不假,这群孩子岂不都是可塑之才?!’朱元璋下意识微微皱眉。 在此之前。 他关注此事,但没太过放在心上。 读书不易,考功名更难! 官宦书香世家的孩子,也只有少数人,能一步一个台阶,最终涉足官场。 一群农家孩子,资源、环境,都太差了! 科举的主力,是官宦书香世家、耕读传家的寒门。 有科举以来,真正的农家子,就概率而言,其实很低很低,低的可怜。 像他这种泥腿子出身的。 造反做皇帝,或者造反受招安出人头地,都比科举容易。 徐达意识到徐妙音说多了,忙起身,“辉祖,你伯父和婶子还没吃饭,去吩咐厨房。” “准备鸡鸭鱼rou,原来准备的都撤了!” “那些不适合招待你伯父和婶子。” 都是老兄弟,他也有脾气。 当初四郎被贬为庶民,他是反对大丫头出嫁。 可现在看来,大丫头过的很幸福。 他也很喜欢这个能扛起责任的女婿。 朱皇帝是皇帝,他是臣子,没办法说什么。 可他能让朱皇帝,吃不到自己儿子送来的东西! 思绪被打断,朱元璋气笑了,看向马秀英。 马秀英这回不给朱元璋留面子,她早提醒,别端着,别没事找事! 当父亲的不疼儿子,人家徐达心疼闺女,爱屋及乌,也心疼女婿!
瞪了眼,然后笑着对徐达说:“徐达,你别理他,嫂子出宫就是为了尝四郎的烤鱼。” 徐达偷摸摸看了眼朱元璋,然后给徐辉祖使了个眼色。 …… 很快,饭上桌。 一群人围着桌子。 徐达先给朱元璋夹了一块鱼腹rou,笑道:“陛下,尝尝。” 哼! 朱元璋笑哼一声,“你个徐蛮子别以为就这么算了,这笔账,咱给你记着!” 说着,迫不及待拿起筷子,把碗中鱼腹rou放入口中。 细细咀嚼着,暗道:还真香,没想到,老四这个混球,还有这手艺,往后想吃点他送回来的东西,是不是只能来徐府蹭了? 一群人全都不动筷子,看着朱元璋。 马秀英没好气,笑问:“好吃吗?” “还凑乎吧。”朱元璋随意说着,伸筷子又夹了一块鱼腹rou,这才发现其他人还没动筷子,随即催促道:“自家人一起吃个饭,都别拘着,动筷、动筷。” 众人这才动筷。 吃着野菜做的凉菜、烤鱼。 朱元璋说道:“妙音丫头,再给我们说说,你在土桥村所见所闻的新鲜事。” …… 朱元璋、马秀英驾临徐府。 虽然低调,可还是被人注意到了。 在徐府吃饭的功夫。 整条街巷,各府府门,人进进出出。 三三五五,聚集在交好的同僚府中。 “陛下和皇后去了徐府!” “野菜就这么好吃?” “这回徐家倒是没人去送礼,可陛下、皇后为了吃口野菜,亲自到徐家了!” “别忘了,咱们这位陛下的出身!” “慎言慎言,陛下或许爱吃野菜,但此行目的,绝不只是为了吃野菜,应该是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四郎的情况。” …… 一顿饭结束。 朱元璋回到皇宫。 就立刻大半夜,把毛骧召入宫中。 御书房。 毛骧忐忑匍匐跪拜。 朱元璋审视着毛骧,“土桥村麦田中,长出一种神奇植物,这件事,咱怎么不知?” 啊? 毛骧满头雾水抬头。 朱元璋不放过毛骧脸上,任何一丝细微表情……渐渐脸色好转。 通过观察,能判断,毛骧的确不知。 并不是站在了老四一边,刻意隐瞒。 “这是妙音说的,一种比她还要高的植物……” “今后,凡是有关朱四郎的一举一动,让土桥村锦衣卫力士,都要记下!” “另外,对那群孩子,也要予以更多关注。” “咱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年龄、性格、学习进度,以及他们对朱四郎夫妇的感情。” 这群孩子,终于还是引起了皇爷重视! 要密切关注这群孩子的发展了! 毛骧立刻领会,深夜被召入宫中的重点,替朱棣感到委屈同时,忙答道:“臣会马上交代人调查这些孩子。” …… 看到大家问更新数量,更新时间,在这里说一下,每天最准时的就是晚上,因为不上班,也没有干扰,晚上十点肯定有一章,另外两章我会尽可能准时发布,从明天开始,中午十二点一章,晚上六点一章,另外和大家汇报一下成绩。目前的成绩,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我也会尽量多写,每天保底一万字的基础上,争取再写三千字,但首先是保证质量。 我会努力,用最大的认真,去写这本书。 谢谢各位书友支持,另外可能的话,大家一定要追订。 最后,求一下月票、推荐票、投资、全订、追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