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土桥村孩子,协助朱棣督查! (第2/3页)
r> 他都不会答应。 他迫切等着混账老四考中进士后,宣告天下,他朱元璋的儿子,科举连过四关! 至于土桥村孩子能否胜任? 等孩子来了,试一试就知道了。 瞧着朱棣失落之色一闪而逝,朱元璋笑了,摆手道:“行了,去坤宁宫和你母后说说话,在宫内吃过晚膳后再出宫。” …… 是夜。 朱元璋坐在榻边。 一边脱鞋,一边埋怨:“混账老四是不是有些太宠妙云丫头了?宠坏了,有他好受,这妻子应该尊重,应该疼着,可也不能像他这么惯着……” 马秀英坐在梳妆台前,闻言,扭头,没好气瞪了眼,“妙云丫头不是那种恃宠而骄的孩子,用不着你cao心,你最好别在这件事上,多嘴!” 朱元璋脸微黑。 他是一家之长。 一个父亲。 还不能说几句? 算了,反正他就是说,混账肯定也不听。 “土桥村那些孩子,你接触过,他们真能胜任此事?协助老四,办成这么大的事情?” 马秀英梳头动作停顿,摇头,“我就给孩子们上了一次课,了解的并不多,老四既然这么肯定,应该有把握。” 朱元璋撩起被子躺进去,自言自语,“咱倒真要看看,这群孩子,是不是真有这能耐。” …… 阁楼。 徐妙云爬在朱棣身边,脸微红,戳了戳朱棣脸颊,询问:“你和父皇说了什么?晚膳时,我总觉父皇话里有话,可又听不明白。” “别搭理他,他就是闲的,多管闲事。” “你要告诉我,我今晚‘主动’还债。” 噗! 朱棣被逗笑,好不容易平缓笑意,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告诉老头子,要是再让你们娘三为我担心,为我cao心,我就在春闱,真在籍贯上写,我爹是朱元璋。” 噗! 徐妙云闷在朱棣怀中偷笑。 片刻后,抬头,脸红扑扑看着朱棣,“其实,我一直不好意思说,我自己都感觉,越活越小,越来越幼稚了……” 让雍鸣、祈婳背锅…… 诸如此类事情太多了。 成年后,未出嫁前,她就再未做过这么幼稚的事情。 可现在,在四郎身边,做的却越来越多,还乐此不疲。 当然也仅限在四郎身边。 朱棣笑着把人抱住,“这样挺好的,不用改变,等雍鸣、祈婳长大了,他们也得顺着你,宠着你……” 徐妙云情不自禁在脑海描绘这一幕。 忍不住笑了。 那得多幸福? 她现在都已经贪心,想因果纠缠四郎的下辈子。 真如此,她会更贪心的。 …… 翌日。 早朝结束。 群臣从奉天殿鱼贯而出。 “朱四郎都从贡院出来了,陛下也没给朱四郎指配人员……” “难道此事,雷声大雨点小?” “想什么好事呢!” “总之,朱四郎无人可用,咱们也容易过关。” “……” …… 百官乐观议论中。 朱标跟着朱元璋来到御书房,也好奇询问:“父皇,四弟督查百官,准备用什么人?” 朱元璋坐下,笑道:“他的亲兵,还有他们土桥村的孩子。” 啊? 朱标惊呼一声,瞪大眼。 他也见过那些孩子,待人接物,不卑不亢,瞧着的确很优秀,可这么大的事情,这群孩子,真能协助四弟办成? 朱元璋笑着拿起一道折子,“你别看咱,今天,他肯定就会派毛骧回村接孩子,咱也好奇,等孩子们来了,试一试就知道了。” “对了,你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 毛老六带着几名会赶车的徐府家丁出发时。 朱棣要带自己学生,督查百官之事,便在朱元璋授意下传开。 “哈哈!” “让一群孩子查咱们?” “朱四郎是无人可用吧!” …… 百官听闻此消息,顿时更加轻松,纷纷嘲弄议论。 左相官房。 胡惟庸关门,指着门外,笑着转身:“恩师,你听听大家都在议论什么?” 走来,一边给李善长斟茶,一边说道:“朱四郎是不是故意让大家放松警惕?还是土桥村这些农家子,真的各个都是神童?” 核查、统计。 虽然是他们不屑于做,刀笔吏做的事情。 可一群孩子也胜任不了! 李善长眉头紧拧。 他知道这群孩子,如果不是方孝孺和朱四郎夫妇沟通。 今年童生考试,就能全部通过。 是很优秀。 可考童生,和核查、统计是两码事。 李善长抿了口茶,略作沉吟,提醒:“此事,咱们可以拭目以待,不过,你不要因这群孩子协助朱四郎,就心生摇摆,或许,真有可能是朱四郎故意让大家放松警惕。” 胡惟庸笑笑,“我倒是越来越迫不及待,想看看朱四郎这群学生了!” …… 嗒嗒嗒…… 于此同时,一队骑兵,马速很慢,肩扛明黄剑式肩标,整齐排列,出现在金陵城门。 守城将士,目视谭渊领兵进入金陵城,羡慕议论。 “整个金陵城,就人家燕王的亲卫,佩戴肩标!” “听说,中山侯去了辽东后,辽东也开始全面推行肩标了。” “太子卫率都没这个待遇……” “人家这些兄弟本来就是第一波实验肩标的,再说了,就凭人家转进万里,从草原杀回来,人家就有资格!”